菩提心生的利益
桑杰年巴仁波切 讲授罗卓丹杰 堪布 口译
今天能来到创古中心讲说及大家能来听闻《入菩萨行论》,感到非常高兴! 《入菩萨行论》是由印度最伟大的一位论师──寂天菩萨所撰着的。寂天菩萨不仅在学问上是一个大学者,他在修持上更是一位大成就者,由他所撰着的《入菩萨行论》。整个《入菩萨行论》所开示的意义,最主要在讲授利他的『菩提心』。我们可以说,利他的『菩提心』就是大乘的根本,如果没有利他的『菩提心』的话,就不算真正进入『大乘』,也没有办法得到『大乘』的名字。寂天菩萨不光是他自己一生主要修持利他的『菩提心』,他同时也希望所有的人也能够修持利他的『菩提心』,这样子才算『大乘』的教导。所以这本《入菩萨行论》最主要开示的就是『菩提心』。 接下来,解释《入菩萨行论》经名里面,首先提到的是『菩萨的行』,如何来进入『菩萨的行』,这里所谓的『行』,指的是菩萨的修持分为两个部份:一个是『见』的部份,一个是『修』的部份,这里所谓的『菩萨行』的『行』,也就是菩萨的『见』跟『修』是合而为一的。一般来说,我们的『行』(也就是行为)可分为〝一般的行〞和〝菩萨的行〞,在这里《入菩萨行论》所谓的『行』,是指菩萨的行。是以『正见』,也就是清净的『正见』为基础,然后,次第来进入『正行』,就是修持的部份。以『正见』为基础,做到『正修』的部份。如果没有『正见』,我们没有办法进入到正确的修持的部份。所以《入菩萨行论》的『行』呢,是『见』跟『修持』合一的修持方法。 然后,整个《入菩萨行论》它可以用一个偈子来包含,这个偈就是『菩提心未生令生起,菩提心已生令坚固,菩提心已固令增长』,也分这三个部份。所以《入菩萨行论》里面有十品,最开始的三品就是属于『菩提心未生令生起』的方法;再接下来的三品,就是『菩提心』已生,然后令它坚固的方法;最后三品是:『菩提心』已坚固之后,同时让它更加增长的三品。这总共是九品,最后一品是寂天菩萨希望将撰着《入菩萨行论》的功德回向给无量的众生,所以有《第十品》(也就是《回向品》)。所以前面九品再加上《第十品──回向品》,总共有十品。 在这里,我们说《入菩萨行论》里的『菩萨心』(也就是『菩提心』)主要强调有两个部分:一个是『世俗菩提心』、一个是『胜义菩提心』。《入菩萨行论》所谓的『入』,也就是进入『菩提心』的修持方法,也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世俗菩提心』、一个是『胜义菩提心』的部分。首先在『世俗菩提心』也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部分。 所谓的『愿菩提心』,也就是发愿为了一切众生,为了一切无知、无明的众生;为了他们,发愿要成就佛道,并且他们也都能够成就佛道,发起这样一个承担的心呢,就是『愿菩提心』。 光是有『愿菩提心』还是不够的,同时还要有『行菩提心』。就是说,不光是我发愿为了一切众生,要让大家成就佛道之外呢,同时自己本身也发愿开始要进入『大乘』的修持,进入『大乘』的见、修、行等等无量的法门、无量的修持,自己不断精进去修的话,就是『行菩提心』。 刚刚提到『愿、行菩提心』两种,可以说是进入或修持『世俗菩提心』的两个方法。接下来是修持『胜义菩提心』的方法。首先介绍『五道』,也就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等五道。其中『资粮道』、『加行道』两者,属于『世俗菩提心』的修持;从『见道』开始,及『修道』、『无学道』两道,这三者以上,就是进入『胜义菩提心』的修持。所谓到了『见道』或『胜义菩提心』的修持,是说行者已证入空性。证入空性的心,不光是只有空的部分,同时还有慈悲的部分。也就是慈悲跟空性无二的修持,这样的一个『胜义菩提心』的修持方法。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修持各种的法门等等,这就是『胜义菩提心』修持的方法。 以上就是对『入菩萨行』这几个字简单的介绍。 梵语云:菩提萨埵杂雅阿哇大啦 藏语云:强秋 森贝 觉巴拉 究巴(汉译云:入菩萨行) 顶礼一切佛菩萨 以上是简单介绍经名的部分,接下来是进入《入菩萨行论》正行的部分。首先 提到此经典印度语的名称叫做『菩提萨埵杂雅阿哇大啦 』。藏语的名称是:『强秋 森贝 觉巴拉 究 巴』(中译是:入菩萨行)。之后呢,还有一段:「礼敬一切佛菩萨」,这是『译敬』(翻译者的礼敬)。第一个是印度语的名称,第二个是西藏语的名称,第三个是「礼敬一切佛菩萨」;这三者都是翻译的译者所说的,并不是寂天菩萨所写的。为什么提到印度文名称和藏文名称呢?表示他是从印度文经典译成藏文的。而为什么提到「礼敬(顶礼)一切佛菩萨」呢?是翻译者希望他在翻译的过程中,能非常顺利,没有障碍。 1 善逝法身菩萨众 与诸应礼悉敬礼 依经教集要宣说 入善逝佛子律仪 接下来进到正文的部分。寂天菩萨一开始分两个部分:一是『申礼供』,二是『承诺着论』,这两个部分。『申礼供』的偈文:『善逝法身菩萨众,与诸应礼悉敬礼』。这里是寂天菩萨礼敬『三宝』(也就是佛、法、僧三宝),善逝指佛宝、法身指法宝、菩萨众指的是僧宝。这三宝可以说都是世间应礼敬的对象,所以『与诸应礼悉敬礼』。 接下来是『承诺着论』的部分。首先,礼敬佛、法、僧三宝之后呢,接下来所开示的戒律,无量的菩萨律仪,现在要开始宣说。『依经教集要宣说,入善逝佛子律仪』这里所谓『依经教』──寂天菩萨提到:这里所有的开示,并不是寂天菩萨自己随便新创立出来的;而都是依靠着以前印度的这些大师们,他们所撰着过的这些经教,将它们集要来宣说。接下来是『集要宣说』。之前是『依经教』,然后是集要的来宣说。所谓『集要』,就是精要的宣说,不特别深入的、广大的宣说。对初学者来说,一下子说得太广了,他们无法了解,所以集要来宣说。『集要』的意思,是对利根、钝根,一切众生都能够容易了解,这是『集要』的意思。 2 于此未说昔所无 声律吾亦不善巧 是故未敢思利他 为修自心着此论 刚刚这两者:是寂天菩萨首先要『申礼供』(就是礼敬三宝),其次,『依经教集要宣说』,也就是『承诺着论』等等,都说完了,接下来是〝自谦〞的部分。这一部分,通常是撰著者不能一开始就说自己很了不起,或自言很厉害,所以能够来写这本书;故而要有一个自谦的偈文:『于此未说昔所无,声律吾亦不善巧,是故未敢思利他,为修自心着此论』。首句『于此未说昔所无』,是说《入菩萨行论》这里所有的开示内容,都是佛菩萨或者以前印度的贤哲们、成就者们所说的法语。我只是依照他们所说的,而不是我自己随便轻易说出来的。是按照他们所说过的,我集要来说。『声律吾亦不善巧』是说:是不是这本论著文法非常的好、声律非常的好、修辞特别的美呢?寂天菩萨说:『对声律、文法,我也不是特别善巧』。除开这两者,是不是经典的意义可以利益无量众生,可以让每个众生都得到大利益呢?寂天菩萨说:『是故未敢思利他』──同样的,他也不敢说有丝毫利益他人的心。那么这三个原因都不是的话,是不是这个论著就没有意义了呢?也不是!寂天菩萨接着说,他说这是『为修自心着此论』。寂天菩萨过去持续在修持菩提心,现在也持续在修持菩提心,同时未来也不断要修持菩提心;所以他等于二六时中都不断在精进修持菩提心。所以为了增长他的菩提心,为了修自心,寂天菩萨写这个论著。 3 修善故吾之信力 循此亦得暂增长 善缘等我诸学人 若得见此将获益 再接下来是〝生欢喜〞:『修善故吾之信力,循此亦得暂增长,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将获益』的偈子。这个偈子总结来说,是说寂天菩萨非常欢喜,写这个论著是有大利益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在写的时候,生起了『无造作的信心』,而且生起了『无造作的欢喜心』。这个无造作的信心跟无造作的欢喜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对『菩提心』生起了大信心,他对『菩提心』生起了大欢喜心。因为有这两者──『信心』跟『欢喜心』,所以他觉得这个论典一定有它非常大的利益的,能够利益很多人的。所以,在这里他说『善缘等我诸学人』──〝等我〞就是说〝跟我一样的〞;意思是说,很多比寂天菩萨更有学问的人或比他还更精通佛法的人,他们是不会要来读这本《入菩萨行论》的。或是说比他智慧差的,或一些根器很差的人,他们读这本《入菩萨行论》可能也读不懂。所以这里说『善缘等我诸学人』就是说和寂天菩萨一样的,跟他智慧、精进一样的人、有缘的众生,如果能够打开这本书稍微阅读一下呢,他相信会有很大的利益的。 4 暇满此身极难得 既得成办人生利 倘若此生利未办 往后怎得此圆满 接下来是提到〝身依难获之理〞:也就是说人身难得,它非常不容易得到。所谓『暇满人身』,就是同时具备了『八有暇』、『十圆满』,这样的人身是难得的。偈子是『暇满此身极难得,既得成办人生利,倘若此生利未办,往后怎得此圆满』。在这里我们说这个人身是非常难得到的,现在如果已经得到的话,这个人身具备很大的利益。为什么呢?它不光是能够利益自己,而且它能够利益无量的众生,就是依靠着这个暇满难得的人身,我们今天的自利跟他利都能够圆满。反之,如果今天不能好好利用这样一个暇满难得的人身,来世要再得到是很困难的。同时,我们讲说今生会得到这样一个暇满人身,这一定是过去生也作了很多功德、累积了很多善业之后,今生才会感得这样的果报,来世还有没有机会能得到这样一个身体是说不定的。所以这个偈子就是要我们思惟『人身难得』,而且不要浪费这个难得的人身。 5 犹如乌云暗夜中 剎那闪电明亮显 如是因佛威神力 世间偶生福与慧 然后,再接下来是提到〝心依难生〞。这里指的就是说依靠佛的加持力,我们最微细的善心要生起呢,都是很短暂、很剎那的。偈子是说:『犹如乌云暗夜中,剎那闪电明亮显,如是因佛威神力,世间偶生福与慧』。可以说在一个非常黑暗的地方、完全没有光的地方,我们就好像在这样一条路上走,这时候天空出现一点闪电的时候。剎那的闪电是很明亮的,但是时间非常的短暂,就好像它亮一下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点点的路,我们能够找到一点点的方向。但是这个光明、这个闪电是剎那的,时间是很短的。就像这样一个譬喻,我们这样一个轮回中的人,受了很多苦,我们都想要出离轮回的时候,可能想到说「我也要开始修持皈依了」、「我想要学习佛法了」或者「我想要开始禅修了」等等,这些善心都是剎那、剎那的生起。那这些剎那的善心是怎么生起的呢?都是因为『如是因佛威神力,世间偶生福与慧』,才会暂时的生出这些善心。 6 以是善行恒薄弱 罪恶力大极难当 此非圆满菩提心 何有他善能制伏 接下来是提到『菩提心生的利益』里,首先第一个是说『菩提心』比其他善行都殊胜的利益跟原因在哪里。偈子是『以是善行恒薄弱,罪恶力大极难当,此非圆满菩提心,何有他善能制伏』。这个偈子主要是说『菩提心』它的利益是比其他的利益都大的。『以是善行恒薄弱』,这一句里面所谓的〝善行〞,是指没有以『菩提心』为发心的各种善行,可能包括了身的善行、语的善行等等。由于这些身跟语的善行,没有『菩提心』作为开始的动机跟发心;所以呢,它是非常薄弱的,它的力量是没有办法降伏各种其他罪恶的,所以说罪恶力大是极难当的。身身世世来,我们的身、口、意都造了非常多的恶业,要消除这么大的──罪恶力大的身、口、意的恶业,我们要如何来降伏它?要如何来消除它?在这里寂天菩萨提到说『此非圆满菩提心』,意思就是说除了圆满的『菩提心』之外,是没有任何其他方法可以来消除这些大的恶业──我们身、口、意的恶业的,没有办法来对治的。就好像对抗一个很大的烦恼的时候或罪恶最大的恶业的时候,你的对治法门一定是要非常有力的;这里最有力、最圆满的对治法是什么?也就是『菩提心』。这里提到说除了圆满的『菩提心』,没有其他的善能够来降伏这些大的恶业。这里仁波切提到说,『此非圆满菩提心』这里的『菩提心』指的是:『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两者合一的『菩提心』。 7 多劫仔细深思惟 诸佛见此最饶益 依此无量有情众 顺利获得最胜乐 接下来这个偈子是提到说:如果想要证得一切佛智、一切佛殊胜的果位呢,就一定要具备『菩提心』。偈子是『多劫仔细深思惟,诸佛见此最饶益,依此无量有情众,顺利获得最胜乐』。在这里提到『多劫仔细深思惟,诸佛见此最饶益』:可以说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这些佛菩萨们,他们都主要是依此『菩提心』的教法而能够成就一切佛的果位。过去的这些诸佛菩萨(已经成佛的佛陀、菩萨们),他们都是依照着『菩提心』的修持,才能证得殊胜的果位;同时,现在成佛的佛菩萨们,也是依此『菩提心』而能够成就佛道的;未来将要成就的未来佛,如弥勒菩萨等等,也是主要依此『菩提心』的修持才能够成就佛道。所以可以说:过、现、未三时,一切诸佛都是依『菩提心』而成就的。也可以说没有『菩提心』的话,我们是没有办法得到最终的果位。同样的,〝依此〞──依照圆满的『菩提心』,无量众生也可证入佛的果位。 8 欲灭轮回百种苦 欲除众生诸不乐 欲享百种多乐者 恒时不舍菩提心
接下来是第八个偈子。这个偈子主要提到的是:上、中、下三种士夫,每一种士夫都要依止『菩提心』,才能得到各自圆满的果位。偈子是『欲灭轮回百种苦,欲除众生诸不乐,欲享百种多乐者,恒时不舍菩提心』。这个偈子里的第一个句子『欲灭轮回百种苦』,提到的是下士夫的修持方法。下士夫众生的修持者呢,就是希望自己要能出离轮回,他自己发愿要出离各种苦的行者,就可说是下士夫的行者(这是第一个句子──指下士夫)。第二个句子『欲除众生诸不乐』是指上士夫,是最殊胜的上士夫的修持方式。他的发愿是希望消除众生所有各种的苦果之外,也要消除众生各种的苦因。他有这样的一个心,而且完全无我,只是想到众生,是上士夫。接下来,第三个句子是『欲享百种多乐者』,这指的是中士夫。这里的中士夫是希望自己跟他人,能享受百种的快乐等等。不管是下士夫、上士夫、中士夫也好,都是要恒时不舍『菩提心』。 9 轮回狱系苦有情 若生发菩提心已 即刻称名善逝子 世间人天应礼敬
接下来这个偈子是〝名实改变的利益〞。在这里〝名实〞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具备了『菩提心』(具备了『菩提心』发心的众生),他就可以称为是『佛子』,就可以得到『佛子』的名称。偈子是『轮回狱系苦有情,若生发菩提心已,即刻称名善逝子,世间人天应礼敬』。这里所谓的『轮回狱系』指的是轮回跟监狱是一样的,我们在这个监狱里,如同牢犯手会被铁铐所铐住是一样的。这个比喻就好像说,我们在轮回当中,也被手铐所绑住,这个手铐是什么呢?也就是我们的『业』跟『烦恼』。『烦恼』里主要的有『三毒』──贪、瞋、痴的『烦恼』等等。由它而引生出来的各种身、口、意等等的这些『烦恼』可以叫做『业』。所以主要是『三毒烦恼』,还有它周围所引生的『业』。所以总称叫『业烦恼』,就好像是轮回监狱里捆绑我们的手铐一样。我们想从手铐或监狱出来──如果说这个轮回里的众生,受着无量无边苦的这些众生,他们不管受多少的苦,如果他们能发起一念心、一个动机,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他要能够成就佛道」,他要利益众生、成就佛道的『菩提心』如果发起的话,那个当下他就不再是轮回里面的众生了。因此他即刻称名『善逝子』(他即刻就成为了『佛子』)。除此之外,同时世间的人天对他也会不断的礼敬。 10 犹如最胜冶金料 垢身得此将转成 无价至宝佛陀身 稳固执持菩提心
接下来有六个譬喻,也就是有六个偈子。透过六个譬喻的方式来说明『菩提心』是非常殊胜的。六个譬喻当中的第一个譬喻,就是比喻『菩提心』是像金是一样的。偈子是『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至宝佛陀身,稳固执持菩提心』。我们说印度以前有一种金的这种料(水),是最殊胜精妙的。这种冶金的液体只要一点点,倒入或滴到铁里时,就能将所有的铁转变成金。这种最胜的冶金料能以一点点,将所有的铁转变成黄金一样。以一点点金的料能将不好的铁(我们说金跟铁两者来比的话呢,铁是很便宜的,而金是很贵重的)转成黄金,以此来譬喻铁犹如我们的垢身(这里的垢身是指充满了业、烦恼、三毒等等污秽的、肮脏的这个身体,就好像铁一样),这里的金(最胜的冶金料)是什么呢?就比如像是我们的『菩提心』。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菩提心』的时候,具备这么一点点冶金料的时候;这个『菩提心』就能把我们凡夫的身,当下转变为菩萨身、上师的身、或者是佛子或者是菩萨子等等,成为是菩萨。因此用金(冶金料)来比喻『菩提心』的珍贵。 11 众生导师无量慧 善观此心最珍贵 诸欲脱离轮回者 坚持至宝菩提心
接下来这个偈子提到以一个〝船长〞为喻──一个能够知道方向的船长比喻。偈子是『众生导师无量慧,善观此心最珍贵,诸欲脱离轮回者,坚持至宝菩提心』。以以前的印度来讲,在大海当中有很多充满宝物的小岛。这个时候,如果要去找宝物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知道路的导师或者船长来带领。这个导师、船长他能知道这个岛上的珠宝什么是最珍贵的,什么是值得拿的,什么是普通的,是不用拿,他能够善能分别。因此,这里的譬喻:犹如众生的导师──佛菩萨们,他们是与能知道宝物的船长是一样的,能够知道分辨宝物的专家是一样的。他以无量的智慧,善观『菩提心』是最珍贵的。同时也提到说,所有希望离开轮回的众生,都要坚持这个最宝贵的宝物。所以这个偈子是比喻『菩提心』,犹如珍宝是一样的。 12 余善犹如芭蕉树 果实生已将枯槁 菩提心树恒生果 无有穷尽反增盛
接下来这个偈子,比喻『菩提心』好像〝如意树〞一样。比喻如〝如意树〞它的善根是不尽的,而且不断的增长。偈子是『余善犹如芭蕉树,果实生已将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无有穷尽反增盛』。这里的〝余善〞指的就是说没有『菩提心』为动机、为发心的所有善行,都可以称为〝余善〞。这些善行因为没有『菩提心』为引导、为基础,所以犹如芭蕉树是一样的。在这里〝芭蕉树〞的意思是说:它可能生了果一次之后,就没有办法再继续成长下去,整棵树就会枯掉了。它的果实只生这么一次,就好像没有发『菩提心』所作的身、口的善行,是没有办法增长,没有办法延续的。相反的,如果具备了『菩提心』的善行呢,它是无量的,比喻是〝如意树〞一样的。所谓〝如意树〞是说它不断能增长,有各种果实会出生。好像说一个行者,具备『菩提心』来修持的时候,他在未成佛之前,所有的功德不会减少,而且会不断的增长。这个比喻是说:没有『菩提心』的善行呢,就是和〝芭蕉树〞是一样的;有『菩提心』的善行,就好像〝如意树〞是一样的。 13 纵使造作极大恶 如依勇士除畏般 依彼顷刻速解脱 谨慎之人何不依 接下来第四个比喻,比喻『菩提心』好像勇士,像具备大力量的人一样,他能够降伏、摧伏各种恶业。偈子是说『纵使造作极大恶,如依勇士除畏般,依彼顷刻速解脱,谨慎之人何不依』。就好像比喻说我们要去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这个地方可能充满了各种坏人、强盗等等。如果说一个人去的话,那是很单薄的力量,而且会感到非常的害怕。如果这个时候有各种的很多朋友一起去,而且他们是非常勇敢的、非常勇猛的,而且具备各种武器,我们就绝对没有问题的。一群人去的话,那是不用感到任何害怕的。所以呢,这好比依着这个勇士,能消除各种畏惧一般。而没有具备『菩提心』的任何善行,就好像独自一个人没有朋友,要面对很多的恶业、要面对很多敌人一样。有了『菩提心』,有『菩提心』为动机、发心的善行,就好像有这些朋友、有各种勇士在保护你是一样的。这里也提到说,如果我们过去可能造了各种恶业,或者做了很多坏事等等,但是依靠着『菩提心』的力量,或者依靠着比喻的勇士、朋友的力量的时候呢,那我们也是不用感到害怕,各种『业』也能够得到消除。
14 菩提心如劫末火 剎那必毁诸重罪 智者慈尊谕善财 彼心利益无限量 然后,接下来这个譬喻,也就是第五个譬喻,比喻『菩提心』犹如劫末的大火一样。在坏劫里,最后的时候会有这个大火,在《俱舍论》里有提到,在劫末时,有七天会不断的燃烧大火。最后连须弥山等等、所有四大洲都会被烧毁掉,一点也不剩。如果一个人生起广大『菩提心』的时候,不管他过去可能造作了『五无间罪』或『十不善业』等等各种大的恶业;但是因为他具备了『菩提心』的力量,就好像劫末的大火一样,能将所有的恶业消除。这个偈子是『菩提心如劫末火,剎那必毁诸重罪』。 接下来第六个譬喻。前五个譬喻已经结束,第六个譬喻并没有特别比喻出来,而是说其余的这些比喻可以参阅其他的经典;就是说在其他的经典里面,你可以找到各种譬喻。偈子是『智者慈尊谕善财,彼心利益无限量』。这是出自《大藏经》里善财童子的故事,善财童子在这里还有个名称棍桑,是藏文另外一个名字。善财童子请问慈尊(弥勒菩萨)有关如何发『菩提心』的方法,慈尊也开示他:「发『菩提心』的利益是无限量」等等的开示,这个在经教里有。 今天就介绍到这里! ──以上2004年1月14日开示于台北智慧金刚佛学中心 15 略摄菩提心 当知有两种 愿求菩提心 趣行菩提心
在最开始呢,首先要发起『菩提心』──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佛道,因此我们来听闻殊胜的大乘法教。今天接下去要介绍的是『菩提心』的分类。偈子是『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两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一般来说,『菩提心』的分类有非常多种,但总结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也就是『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两种。首先『愿求菩提心』的意思就是:为了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佛道,希望发愿发起『菩提心』,就是在『果』上的愿望,就是『愿求菩提心』。第二个(『趣行菩提心』)就是:不光是发愿为了众生要成就佛道,而且在『因』上开始来修持、在『因』上行『菩萨行』(譬如『六度』或大乘的『见』、『修』、『行』等等,来修持)。所以,总结『菩提心』可以分为两种──『愿』跟『行』两种『菩提心』。 16 犹如分晓知 欲行趣行别 如是智者知 二者依次别 再接下来,知道『菩提心』有两种之后呢,有此比喻两者是怎么样:偈子是『犹如分晓知,欲行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者依次别』。也就是以『愿』跟『行』两种『菩提心』比喻来说,『愿菩提心』就是〝欲行〞──就是发一个心:我要到一个地方去、到一个城市去,想到〝我要去〞就是〝欲行〞,就是『愿菩提心』。『行菩提心』的比喻,就像是〝趣行〞,也就是说他真的开始走了,他不光只是〝想〞而已。如果光是〝想〞是无法到达的;但他真正可能开始走或者是乘车等等,开始往目的地行走了,这就是『行菩提心』。我们利益众生也是这样,不光只是发愿「我要利益众生」,这样子还不够,还要真正开始行持度众的事业等等修持。所以『愿』跟『行』,有两种『菩提心』。 17 愿心于生死 虽生广大果 犹不如行心 相续增福德
再接下来要分别介绍两种『菩提心』的利益。第一个,这个偈子是『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这里首先介绍的是『愿菩提心』的利益。『愿菩提心』的意思就是「发愿要利益一切众生,要成就佛道」,这样的一念心就是『愿菩提心』。当这一念『愿菩提心』生起的时候,就正式进入了『五道』里的第一道,也就是『资粮道』。『资粮道』中又分大、中、小的『资粮道』。发起『愿菩提心』属于『五道』中『资粮道』里的『小资粮道』的部分──已经进入『小资粮道』。偈子里提到说,当『愿菩提心』生起之后,它的利益是很大的,它指的是说当一个行者还在轮回当中时,他如果生起了『愿菩提心』,这个利益是很大的;但如果与『行菩提心』两者相比的话,它不如『行菩提心』的『相续增福德』,没有办法跟『行菩提心』一样。因此,这里所谓「利益广大」,是指行者在轮回当中生起了『愿菩提心』,这个功德很大,但不如『行菩提心』。 18 何时为度尽 无边众有情 立志不退转 清净受此心 19 即自彼时起 纵眠或放逸 福德相续生 量多等虚空
再接下来有两个偈子是介绍『行菩提心』的利益。这两个偈子分别是『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立志不退转,清净受此心』和『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指的是之前的『愿菩提心』生起之后,也就是说「我发愿要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这一念心已经发起了;光发起这样的『愿菩提心』还不够,而且要发起「我为了要让众生能够成就佛道,因此我要开始修持,真正进入大乘『菩萨道』的『见』、『修』跟『行』这三者」,真正开始行持。发誓说我要开始来做、开始来行持,一直不退转的来受持此心的话,这就是进入了『行菩提心』的部分。因此,具备了这样『行菩提心』的大的力量跟大的利益,所以接下来『即自彼时起』(就是生起了这样的『行菩提心』之后呢),『纵眠或放逸』,就算是在睡眠当中,或者偶而会放逸,或者是嬉戏、玩耍等等情况出现;但是福德还是会相续的出生的,而且跟虚空一样广大。所以这里主要是提到之前的『愿菩提心』是有功德,但是利益并不是很大;再怎么样,如果说睡眠的时候或嬉戏的时候呢,还是会有障碍出生。但是如果是进入了『行菩提心』,真正开始修持之后的话,就算是睡眠或放逸、玩耍、嬉戏的时候,功德还是会相续而生,不会有中止跟断除的情况。 20 妙臂问经中 为利小乘者 如来自宣说 此是极合理
接下来是提到『愿』、『行』两种『菩提心』利益都是非常大的,这不光只是他自己口上说说而已,而是真正在经典里面佛陀曾经开示到、有说过的。所以接下来的偈子就是引经据典的来证明,也就是『妙臂问经中,为利小乘者,如来自宣说,此是极合理』。这里引用了《妙臂请问经》,经典里如来(也就是佛陀)为了利益小乘的行者(也就是为了让小乘行者能够进入大乘发起『菩提心』),主要开示了『菩提心』的教法。我们说大、小乘主要的差别在那里?就在于有没有发起『菩提心』。如果一个人发起了『菩提心』,他就进入了大乘;如果他没有发『菩提心』,他就是小乘。所以真正大乘的『见』、『修』、『行』是非常甚深的,其根本就在于『菩提心』。所以如果一个行者要证得圆满的一切佛智的果位的话,那小乘的行者是不行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具备圆满的『菩提心』,他们没有发起『菩提心』。所以大乘的根本或者说成佛的根本,就是『菩提心』。佛陀知道这样『菩提心』的珍贵,因此在经典里有这么开示。 21 虽仅思消除 有情之头疾 亦具饶益心 具福无穷尽 22 况欲除有情 无量不安乐 而且欲成就 有情无量德
因此再接下来也是要介绍『菩提心』的利益是非常大的,有两个偈子:『虽仅思消除,有情之头疾,亦具饶益心,具福无穷尽』和『况欲除有情,无量不安乐,而且欲成就,有情无量德』。这里提到的就是『菩萨行』里面,譬如说我们发愿要消除众生所有的头痛(头疾),我们希望将它消除;光是这样发愿说要消除所有众生头痛的这样一个心,其功德、福德也都是无量无边的。更何况我们是为了要利益无量的众生,要消除无量众生所有的苦痛,这个功德、福德更是不用说明的了。
23 是父亦或母 谁具此益心 是仙或欲天 梵天有此耶
接下来这个偈子是继续提到说『菩提心』是很珍贵的,就算是父母、仙或梵天也都没有。偈子是『是父亦或母,谁具此益心,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我们说凡是父母都会有关爱或爱护子女的这念心,但这一念爱的心或关爱的心,如果跟『菩提心』相比起来的话,父母的爱还是有限量的、有对象的来关爱。但是菩萨的『菩提心』,他所关爱的,他所爱护的、照顾的是无量无边如虚空一般无量的众生。因此他是无量的、非常大的。因此父母的这种爱心是不能够比的。同时或者说像仙人、欲天或者梵天──梵天是所有神中最大的,可是梵天也都没有这样的『菩提心』。 24 众生为自利 往昔如是心 梦中亦未梦 况为他而生
接下来是提到为什么他们没有办法生起『菩提心』(就是刚刚提到的梵天、欲天、父母等等)?原因就是『众生为自利,往昔如是心,梦中亦未梦,况为他而生』。意思就是说这些众生(刚刚提到的神、天、或者父母等等),他们都没有一念利益他人的这一念心。不要说对他人没有这念心,就是自己要利益自己的──要对自己生起『菩提心』的这一念心也都没有。像我们众生都是在轮回当中受着无量的苦,那捆绑我们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业』跟『烦恼』将我们的手紧紧的捆住,而受着无量的苦。但是如果首先自己对自己没有想到说「我要脱离这个苦,我要出离轮回」的心的话;那是更不可能会生起一念「我要利他」,或是「希望众生都能脱离轮回」的心。主要的,所谓利他的『菩提心』是更不可能会生起。就好像在梦中亦不可能会梦到是一样的。 25 他人为自利 亦无利众心 殊胜此心宝 昔无稀有生
接下来是说:已经生起了『菩提心』,要感到非常欢喜、非常的高兴。这个偈子是『他人为自利,亦无利众心,殊胜此心宝,昔无稀有生』。这就好像之前提到的两个偈子:世间的父母、仙、神、梵天等等,他们连不要说利益他人的心没有生起;他们就算是自利──自己要出离轮回的心也都没有生起。那更何况说我们现在已经依止了『善知识』,听闻了各种口诀、教授之后,生起了这么一个殊胜的『菩提心』,这真正非常殊胜难得的,要感到非常高兴的! 26 众生安乐因 除苦妙甘露 珍贵至心宝 其福何能量
接下来是提到说:『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广大的,不是任何其他的福德能够来比拟的。偈子是『众生安乐因,除苦妙甘露,珍贵至心宝,其福何能量』。偈子所提到「众生安乐的因」,这里所谓的〝安乐〞,除了暂时的安乐,还有究竟的安乐。不光是暂时的安乐,而且究竟圆满的安乐也都能够得到。『菩提心』就好像是能够消除各种痛苦的甘露是一样的。这里〝甘露〞,也像是药一样。所以当我们具备了『菩提心』之后,那这个『菩提心』也就是我们除苦的因,也就是除苦的药。因此这样子一个『菩提心』的利益非常之大。其他的福德──像是声名、力量、各种的权力、钱财等等这些福德,我们得到时,所得到的可能只是短暂的快乐,事实上更多的痛苦会随之而来。这不是究竟的一种快乐,所以真正究竟的快乐,可以说就是『菩提心』这种快乐。 27 仅思利众生 福胜供诸佛 何况勤精进 利乐诸有情
接下来提到说:『菩提心』的利益呢,甚至比供养诸佛菩萨还来得大。偈子是『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这个偈子是说,如果能够发愿或者真正利益无量众生,这个利益是非常大的;或者说我们只是心中想到发心:「我要利益无量众生,我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成就佛道」,这样的一念功德,它事实上比供养诸佛的功德,都要来得大。 就好像在《三摩地王经》上,佛陀曾经说过一个偈子;偈子的大意是:如果我们用无量无边的供灯,来供养所有一切三世佛菩萨,而且所供的灯是遍满一切世间的,这样子不断的来做供养,这是有利益的吗?佛陀说:「这是有利益的」。但是佛陀接着说:「如果一个人、一个菩萨,他就是坐在那里,心中只是发了一个心真诚的说:「他要利益一切众生,要修持所有的『菩萨行』,要帮助所有的众生成就佛道」──这是剎那间他生起这样一念大的『菩提心』,他的剎那『菩提心』的功德,甚至比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供灯,而且持续的供养一切佛菩萨的功德,都来得大。 28 虽有除苦心 却是急趋苦 因痴虽欲乐 毁乐如灭仇
接下来的偈子提到说:所有的众生由于他们的『愚痴』跟『无明』,所以不知道如何消除各种的痛苦,也不知道如何真正的得到快乐。偈子是『虽有除苦心,却是急趋苦,因痴虽欲乐,毁乐如灭仇』。首先我们解释前两个句子『虽有除苦心,却是急趋苦』。我们可以说所有的众生,每一个人都想要离开各种的痛苦,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一样,都是想要离苦。我们知道苦有很多,比如说身的苦、病的苦、或者心上的各种痛苦等等,非常的多。我们都希望消除它,能够得到身心的安乐跟快乐。但是我们说:要消除身上的苦或心上的苦,首先要知道这个苦是从何而来的;也就是说要知道这个苦的〝因〞是什么。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一切『苦果』的〝因〞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知道如何消除这样的一个苦。就譬如说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要知道病因是什么。如果说可能是因为我们的食物吃得不对,我们一直在吃不健康的食物,那我们就会一直得这样的病。所以如果要健康,要让这个病好的话,那首先就要从〝因〞上──也就是开始吃一些健康的食物,这个病才会好。就好像这样的譬喻,我们在轮回当中受各种无量的苦,身的苦、心的苦等等,要消除这些苦,首先要知道它们的〝因〞是什么?它们的〝因〞就是我们的『业』跟『烦恼』,要断除这个『业』跟『烦恼』,就能够除苦。接下来两个句子是『因痴虽欲乐,毁乐如灭仇』。所有的众生也都是一样,都想要得到快乐,诸如身的快乐、心的快乐等等,都想要得到。但是这样子的一个快乐──身、心的快乐,它的〝因〞是什么呢?我们说快乐的〝因〞就是要我们身、口、意『三门』都要行善。要行善就是指要积聚『二种资粮』──『功德资粮』跟『智慧资粮』。当我们懂得积聚这『二种资粮』的时候,那我们就可以真正得到究竟的快乐。这也不能只是想想而已,而是真正要来行持、要来做。但众生由于他可能只是想说要得到快乐,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来行持或积聚两种资粮。所以他的『无明』就在作祟,所以『无明』看到这些苦呢,那就好像是「毁乐如灭仇敌」是一样的。 29 于彼乏乐者 多苦诸众生 欲令满诸乐 断彼一切苦 愚痴亦令除 岂有等此善 安得似此友 岂有如此福
接下来有两个偈子,主要是提到说:『菩提心』的利益是没有任何其他可以来比拟的。偈子是『于彼乏乐者,多苦诸众生,欲令满诸乐,断彼一切苦,愚痴亦令除,岂有等此善,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就像之前所提到的两点:第一个是,众生都想要得到快乐,但是都不知道快乐的因是什么,要如何去行持快乐的因。第二个是,众生都想要除苦,但是也都不知道苦的因在哪里,所以没有办法除苦。因此,众生都是在『无明』当中──在『无明』当中的众生,它想要除苦,但是没有办法除掉。因此,知道除苦的方法、得到快乐的方法,那就是『菩提心』。我们可以说,不知道怎样除苦,其根本就是『无明』;等于说轮回的根本就是『无明』。所以当我们具备了『菩提心』的时候呢,那这个『菩提心』是没有任何的善可以比拟的。而且它也没有任何其它的「朋友」可以比它更殊胜的了。也没有以它更大的福德的。 30 若人酬恩惠 尚且应称赞 未托自为善 菩萨何须言
接下来这个偈子是提到说:犹如我们世间人会说:「一个具备善心的好人,他是值得赞叹的」。如果说这样一个善心的好人,都是值得赞叹的,那更不用说是一个发起『菩提心』的菩萨,那更是值得赞叹的。所以偈子是『若人酬恩惠,尚且应称赞,未托自为善,菩萨何须言』。这里就好像说〝世间的好人〞以一个比喻说:如果说有一个很穷困,经济不好的一个人。有一天,一个很富有的人帮助了他;给了他一些钱,慢慢帮助他之后,他靠着自己的努力,慢慢的成长,慢慢的也赚到一些钱。他会想到说「以前穷困的时候,有人帮助过我,我现在要感恩图报,我要回报他」。对这样懂得知恩回报的人,我们会说这个人他是一个好人,是很有感恩心的一个人,他是值得赞叹的!这是以世间来讲。更何况说是一个菩萨,菩萨是怎样呢?『未托自为善』。也就是说,他要帮助别人,他的这个『菩提心』──要救度众生的心,是没有人要他这么做的。而且他心中也完全没有想到要得到任何回报。而且他就是随时的、就是自然的在做,他自然的在行持帮助众生法门。而且帮助众生不是一个、两个,是无量的众生。而且时间也不是短暂的,而是在未成佛之前,轮回未空之前,他都要帮助众生。因此,这个是更不可思议,更需要赞叹的。 31 长予少众食 轻侮剎那施 令得半日饱 人敬云行善
接下来这个偈子是谈到世间的善行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有一个介绍。偈子是『长予少众食,轻侮剎那施,令得半日饱,人敬云行善』。这样一个布施的情况,以前在印度也好或者历史的故事上,或者到我们现在都可以看得到:譬如〝布施〞,像是国王或很有钱的人,他会布施给这些贫困的人。譬如布施给他们吃的东西、食物等等。偈子里首先提到说『长予少众食』,〝少众〞指的就是富人在布施给穷困的人的时候,这个穷困的人不是无量无边的,而是数得出来的。最多可能几千人或几百人而已,它是有一个数量的。比起像是佛菩萨发愿要利益无量的众生,那是不能比的;所以这里是说〝少众食〞。同时在给的时候,他是带着轻侮的心的──可能在语言上面、或在行为上面,在行为上他甚至还会鞭打,或者在语言上很没有礼貌,那他是带着〝轻侮〞的心来给的。或者他是剎那给的,〝剎那〞指的说短时间的在给。给了一下子,可能是中午一点吃的,下午就饱了等等。或者说是『令得半日饱』,〝半日饱〞的意思也是说普通的一些食物、给的一点点的食物,吃了一下子,马上又饿了的这些食物。可能是,好的食物国王留着吃,不好的才会给这些穷人们吃。他只是〝少众食〞,而且是〝轻侮〞、〝剎那〞,而且是〝半日饱〞的来给;光是这样子,这个国王或者富人就会得到众人的赞叹。 32 况恒长施与 无边有情众 善逝无上乐 满彼一切愿
接下来提到菩萨的『菩萨行』是更要值得赞叹的。偈文是『况恒长施与,无边有情众,善逝无上乐,满彼一切愿』。在这里第一个提到的是「无边的有情、无量的有情」。菩萨发愿要帮助的有情是无量无边的。就好像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提到的偈子说:「首先,虚空是无量无边的,众生就像虚空一样无量无边;众生无量无边所在的地方,他的『烦恼』、各种的『业』也是无量无边。同样的,因为『业』跟『烦恼』所生的苦也是无量无边的。因此,菩萨要发的愿就是要帮助所有无量无边的众生的苦痛跟『业』、『烦恼』都要将它消除。这就比喻说:好像我们在草地上,如果有一块大石头,当你把它翻起来的时候,一翻开,可能就有无量的虫、无量的众生在下面。所以说,佛菩萨所发的菩萨的愿是不可称量的、是没有办法算的、是无量无边的。而菩萨所发的愿就是这么的广大,他不会畏惧说要发这么大的愿、帮助这么多的众生;而发的愿就是为了无量的众生,这是第一个──是〝无量〞。第二个──是〝长时间〞。也就是说他长时间的,在未成就佛道之前,都要长时间的来利益众生,而且精进永远不退。第三个──是他能满一切众生的愿望,不像之前提到的富人所给的饭只是〝半日饱〞而已。那佛菩萨所提供的法,可以说是真正甚深的『见』、『行』、『修』等各种的法门。而且是在因上圆满、果上圆满的法门。能够帮助无量的众生满一切的愿。 33 于菩萨施主 若人生恶心 佛言将住狱 劫如心生数
接下来偈子提到:如果我们对一个已经发了『菩提心』的菩萨,生起恶念、恶心的话,他的苦果也是会投生到恶道里面去的。这个偈子是『于菩萨施主,若人生恶心,佛言将住狱,劫如心生数』。首先提到〝菩萨施主〞,这里比喻菩萨像是〝施主〞一样,可以说对众生最大的施主就是菩萨了。所以说如果我们对于这样的〝菩萨施主〞,起了瞋心或起了恶心来对他的话,佛陀说:「对他(菩萨)生起瞋恨心的这个人,如果只是剎那生起了这个恶心,他就会有一劫投生到地狱、恶道去;如果两个剎那生起恶心的话,也就会有两劫的时间在地狱里面」。所以这样一个恶心的力量是很大的。 34 若人生至信 其果较前增 佛子虽逢难 善增罪不生
接下来这个偈子是说:相反的,如果对『菩提心』生起大信心的话,利益是更大的。这个偈子是『若人生至信,其果较前增』──首先是这两个句子。就像之前提到的,相反来说:如果对于佛菩萨或一个行『菩萨行』的人,能够生起很大的信心的话,就像之前所提到如果生了〝恶心〞多少剎那的时间,也就会落入恶道多长劫的时间;相反的,如果生起〝信心〞多长的时间,那他的果报跟功德更是非常广大的。接下来这个句子是提到『佛子虽逢难,善增罪不生』。这是说如果一个人他对一个菩萨,有想要害菩萨的心──譬如他想用身、口、意各种不好的行为来对这个菩萨,希望能伤害到他,希望他(这个菩萨)的身口意也能有罪恶;但是不管这个人如何透过身、口、意的行为来伤害这个菩萨,这个菩萨还是能将这个罪转变为善,而且会更增长他的善行跟善功德。 35 凡生此心宝 我礼彼人身 伤其亦予乐 皈依彼乐源
再接下来这个偈子提到:要礼敬生起了『菩提心』的人。因此偈子的前两个句子是『凡生此心宝,我礼彼人身』,这个是第一部分──是〝礼敬〞。也就是谁只要生起为了利益众生的『菩提心』的话,那他是值得来礼敬的,值得来礼敬这样一个菩萨。第二个部分的句子是『伤其亦予乐,皈依彼乐源』。这是说就算一个人伤害了一个菩萨,或者是透过身、口、意的行为伤害了一个菩萨,他可能暂时的会落入到恶道去,但是究竟还是会得到快乐。这个原因是什么呢?由于,就像经典里所记载,不管与菩萨有善的、恶的缘,只要是结上了这个因缘,那纵使暂时可能会落入恶道,但是究竟都会得到快乐的因缘。就像过去佛陀在世的时候,很多佛菩萨也都有发这个愿──那时候都会有故事,譬如说有人伤害了一个佛菩萨,这个佛菩萨对于伤害他的人,通常都会发出一个善愿说:「希望他不要落入恶道的苦,希望他将来能投生善道」。也因此,这句话说『伤其亦予乐』,意思就是佛菩萨们透过他们发愿的力量,众生就算伤害了他,但因为佛菩萨的愿力,他最后也能得到快乐。这个就是第一品,就是《菩提心生的利益品》,到这里第一品圆满结束。 因此,我们可以说基本上《利益品》它是可以放在十品的哪一品都可以。但是为什么今天《入菩萨行论》首先第一品(第一个)就要讲说『菩提心』的利益呢?它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放在第一品来说呢?因为我们说初学者刚进入『大乘』,要发起『菩提心』的学习的时候,首先要给他一个好处、给他一个利益,然后他才会甘心的来进入。就像众生要做一个事情的时候,他先要知道做这个事对他有好处吗?对他有利益吗?这是世间一般人普遍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同样的,当我们想要来修持、行持大乘的『菩萨行』的时候,那我们要修习『菩提心』之前,也是一定要先知道『菩提心』的利益是什么?功德是什么?然后,生起欢喜心,生起信心,才能顺利进入修持『菩萨道』的方法。所以第一品要开示『菩提心』的利益。 那之后几品,仁波切是说将来有机会,希望将后面几品都开示出来! 因此,我们可以说《入菩萨行论》它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大论。过去在西藏很多的大成就者、或者修行者,就只是依靠此论──这么一部《入菩萨行论》,他就能够得到成就。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由于时间的关系、大家工作的关系,要再读很多很多的大论,那是不太可能的。事实上,我们就可以依止《入菩萨行论》来修持,因为《入菩萨行论》里面清楚的开示了『大乘菩萨行』里面的『见』、『行』、『修』等等的次第。都非常清楚的开示出来!就好像古代这些西藏大成就者们,他们在自修、修持上来说,就是依靠《入菩萨行论》这部论典。他们在早晚课诵读的也是这部《入菩萨行论》;他们为别人说法开示,也是说的《入菩萨行论》;他们想要利益他人、要找方法利益他人呢,也是依靠《入菩萨行论》。所以说,《入菩萨行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加持力非常大的一部经典。仁波切说他小时候学习《入菩萨行论》,他的传承是跟随创古仁波切所学的。 各位有没有问题? ﹝问题一﹞:(因听不清楚录音中问题之确切内容,根据是日之听闻,拟其大意为:在世俗生活里诸如遇到考虑个人人事升迁等情况,往往会与『菩提心』利益他人之要求相违,该怎么办?) 《回答》:针对这个问题,仁波切提到说:『轮回』跟『世间』的本质就是这样子,也就是大家都会想到自己多,而不会想到他人。就像我们说如果你是一个商人,你要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就一定要想到自己要得到利益,生意才会做得好,这个时候是不可能谈到『菩提心』的。仁波切说:但是还是可以透过在工作当中──首先,虽然一开始都是想到完全是利益自己,不会想到他人;我们可以早上一起床的时候,就可以先观修『菩提心』,然候也做忏悔,就是说希望今天的行为不要违犯『菩提心』。到了晚上睡前的时候,也可以回头想一想:今天一天里来,我做了多少事情是为了自己,多少事情是为了他人,仔细的反省跟检讨。并且依靠一些对治的方法,来提起自己的『菩提心』,提起自己的正念、正知等等。仁波切讲说:透过这样子,早上起来〝发愿〞跟晚上睡前的〝忏悔〞;那慢慢的──我们是不是如果生意上有赚到钱、资金足够的话呢,我们试着就开始多做功德:供养三宝、或者说多帮助一些苦难的众生。透过这个机会积聚善业,那慢慢慢慢的就会有法的善的因缘会出现,那么这个利益是蛮大的。所以仁波切有提到说:在工作当中──在完成世间轮回的工作当中,要完全有『菩提心』,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透过慢慢的反省、检讨,知道自己没有『菩提心』而忏悔、多做善行、多发起『菩提心』的话,仁波切说:这个就是修持,这就慢慢有功德。 ﹝问题二﹞:(略) 《回答》:仁波切说:那要看情况来帮助他。对一个没有皈依、不是佛教徒这样一个世间人呢,第一,可以多跟他开导有关利他的心、或者说不要伤害别人、要有善心善行的这种观念,可以试着多跟他来开导、来讲。但事实上,有的人他还是不太喜欢听这一些;你愈说要帮助别人,不要害别人,反而更增加他的瞋心、不高兴的心的话呢,这种时候就用第二个方法,就是多帮他回向跟祈祷。这时候透过你自己的修持、自己的善心,你发愿希望说这位先生(这个人)他的心中能够生起『菩提心』;他的『无明』、他的『烦恼』能够慢慢的降伏;他的智慧光明能够生起;甚至可以帮他发愿说:「希望佛菩萨身、口、意的加持,都能够加持他的身、口、意,转变成为清净的」等等──可以帮他 发愿。﹝问题三﹞:(略) 《回答》:对于这个问题,仁波切是说:要让我们的『菩提心』持续的方法,是要不断不断的来禅修『菩提心』。好比我们修『菩提心』,刚开始,在一般的时候好像有一点『菩提心』。但是一遇到状况出现了,这个『菩提心』也不见了。或者一个人自己在修『菩提心』的时候,修得非常好;但是一遇到讨厌的人的时候,这个『菩提心』也不见了。这就代表说我们还没有真正得到这个珍贵的『菩提心』,依照经教里佛陀所开示的有一个次第,我们说生起『菩提心』之前要生起『慈悲心』。这个次第可以先从我们的父母开始,要对父母要生起『慈悲心』,或者说对我爱的人、我比较喜欢的人比较容易生起『慈悲心』;然后接下来是要对陌生人、你不认识的人也要生起『慈悲心』;再进一步,要对于你讨厌的人也要生起『慈悲心』;然后再进一步,要对所有众生都要生起『慈悲心』。这是一个长时间不断的观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次第。慢慢这样子去做的话呢,最后才会得到一个不变的或者说坚固的『菩提心』。这样子一个次第的修持,不是说几个月就可以办到的事情。它是要不断的、持续的来修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