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戒

戒,译为「清凉」,因三业烦恼如火炽然,焚烧身心,戒能息灭热恼,令得清凉。又名「别解脱」,亦即持守戒律,能个别解脱烦恼,如《佛遗教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佛弟子应当明白,受戒不是束缚和限制,而是修行的指导与保障,使吾人具备正知正见,依循正确的准则而行,清净三业,渐次提升,而能与道相应。因此,戒是生善灭恶的工具、超凡入圣的指南、成佛作祖的阶梯,是入道的根本。

菩萨戒是大乘菩萨所受持的戒律,又称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是属于七众戒以外的别解脱戒。其特色涵盖了七众戒,而又超胜一切戒。凡是发菩提心的佛弟子,未受菩萨戒之前,先受三皈五戒,如此不论出家、在家,皆可受持。受菩萨戒的佛弟子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为得戒和尚,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和尚,弥勒菩萨为教授和尚,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尊证阿阇黎,十方三世一切菩萨为同学伴侣。

 

一、菩萨戒的内容

菩萨戒的内容为三聚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也就是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的一切佛法,属于菩萨重要的禁戒,应该谨慎持守。

1、摄律仪戒:

又称自性戒、一切菩萨戒。是舍断一切诸恶,含摄大小乘律仪的止恶门。是七众弟子所受的戒,随其在家、出家的差异,而分别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条。又此戒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净,由于恶覆,故不得显;今离断诸恶,则功成德现。如︽释门归敬仪︾卷上说:摄律仪戒能断舍诸恶,为法身之因。

2、摄善法戒:

又称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萨道戒。为修习一切善法、圆满菩提所修的律仪戒,是修善门,以修身、囗、意的善业迥向无上菩提,如常勤精进、供养三宝、心不放逸、行六波罗蜜等。一旦犯过,则要如法忏除,重新立愿,发菩提心,长养一切诸善法。此即报身之因,以其止恶修善,故成报佛之缘。如《释门归敬仪》卷上说:摄善法戒是勤修善法,为报身之因。

3、饶益有情戒:

又称摄众生戒。是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属于利生门。

菩萨戒,是发大乘心的菩萨所受持的戒律,分为出家菩萨戒和在家菩萨戒两种。出家菩萨戒出自《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共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菩萨戒则出自《优婆塞戒经.受戒品》,计有六重二十八轻戒。

在家菩萨戒有六重二十八轻,什么是重?什么是轻?重,即是重法罪,共有六条,乃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酤酒戒,以及不说四众过戒。轻,指失意罪。“失意”谓失菩提正意念,亦失世间善意念。此失意罪,共有二十八条,为轻罪。

无论是重、是轻,每一条戒都有其开遮持犯。除了明白戒文的内容,也要明白每一条戒的开遮持犯。明白开遮,才能了解戒的持犯准则。

开,即是开缘、允许。遮,为禁作之意。持,谓保持;犯,谓毁犯。持犯各有二:一是止持,即止恶为持戒;反之,为作犯,即作恶为犯戒。二是作持,谓作善为持戒;反之,为止犯,怠慢三业,不修作持之善业,即是止善为犯戒。

菩萨发心,自利利人,首要修习六度,四摄法,四无量心。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二、菩萨戒的特色

1、发菩提心

菩萨戒是含摄大乘菩萨道的戒法,菩萨道的精神就是发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所以菩萨戒除了有防非止恶的摄律仪戒外,更有勤修善法的摄善法戒,以及度化众生的饶益有情戒。这显示了菩萨行者不仅要消极地不作恶,更要积极地修一切善,乃至遍学一切法门,以度无边众生。因为菩萨发心是为广度众生,如果不发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便不能称为菩萨。

《优婆塞经》说︰发心度生,有十种原因。一、不乐近外道法。二、内善因缘。三、观生死过。四、见闻恶故。五、自呵烦恼。六、煶五神通。七、欲知世间。八、闻佛妙事。九、愍念众生。十、爱众生故。

《华严经》说︰「菩萨以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是故众生于菩萨有大恩德,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又说︰「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是说要与社会和光同尘,始能广化众生,又说︰「诸佛皆由此菩提法得道,此法是佛父母,世间无上大宝。若能以此修行,得全分宝。但能读诵,得中分宝。香花供养,得下分宝。」由此可知,若能发菩提心,所得功德,超越独善其身,百千万倍。

《宝梁经》说︰「佛讲比丘不修比丘法,大千无唾处,况受人供养?六十比丘悲泣白佛︰我等宁死不受人供养!佛言︰汝起惭愧心,善哉!善哉!有一比丘白佛︰何等比丘,能受供养?佛言︰若在比丘数,修僧业得僧利者,是人能受供养。四果四向是僧数,三十七道品是僧业,四果是僧利。比丘重问佛︰若发大乘心者,复当云何?佛言︰若发大乘心者,求一切智,不堕数,不修业,不得利,能受供养。比丘惊问︰云何是人能受供养?佛言︰是人受衣用敷大地。抟食若须弥山,亦能毕报施主之恩。」当知小乘之极果,不及大乘之初心。所以发菩提心有此殊胜功德。

经中记载︰昔有一小沙弥,随师出门,为师背包袱在后行。忽然发心欲度众生,师说︰「将包袱给我背,在我前行。」后生退心。师说︰「将包袱给你背,在我后行。」沙弥发心退心,如是多次,师父前行后行,如是亦经多次。到达目的地时,沙弥问师何故如此,师说︰「你要发心,度化众生,即是菩萨,应在前行,我是罗汉,应在后行。以后你又复退心,即是凡夫,我是罗汉,应在前行。」由此可知,一发大心,便是菩萨,胜过小乘。

《摩诃衍论》偈说︰「若初发心时,誓愿当作佛,已过于世间,应受世供养。」

《如来密藏经》说︰「若人,父为缘觉而害;盗三宝物;母为罗汉而污;不实事谤佛;两舌离间贤圣;恶口骂圣人;破坏求法者。造五逆十恶业。若人了知,诸法缘生性空,发大乘心者,我不说是人趣向地狱及诸恶道。」若人发心度生,了知缘生性空,虽造五逆十恶,亦不堕三恶道。可见发菩提心所得功德不可思议。

2、有受戒无舍戒

此外,菩萨戒只有受戒法而无舍戒法。《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说:「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是故心亦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梵网经》说:菩萨戒是佛陀成道时,一时顿制,非待缘而制:是就理善而制,所以又称为佛性常住戒。也就是说,菩萨戒是众生本自具足的。既是本具,而今求受,只是将本具的戒德加以长养熏发,故说增上,而非新得,这是菩萨戒的另一特色。

事实上,《璎珞经》又说菩萨戒是「有犯不失」的;菩萨戒一经受得之后,从生至生,直至成佛,都是永远随逐的,因为戒体是一种无形状无表像的无漏色法(物质体),当它一经熏上了我们的本性理体之后,只有被遮没的可能,却没有失落的可能了。所谓犯了重戒失戒,那只是因受恶法阴影的遮没而失去了戒体的功能,并不即是戒体从我们的本性理体上失落,这是应当明白的。

 

三、劝受菩萨戒

一部分信众对受三皈五戒存在顾虑,怕受戒后行为受到约束,给日常生活带来种种不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明了佛教戒律的精神是“防非止恶,成就道业”。

《百喻经》口渴见了水却不喝:过去有这样的一个人,在沙漠里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以解除这个苦痛,看到远处热雾,当作是水,可是走过去一看,却又不是。后来东找西寻,终于给他找到一条河流,河水滔滔不绝地流着,而且很是清洁。然而,这个人却只是呆望着,并不下去喝水。别人看也很奇怪,问道:“你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了,为什么又不喝呢?”这人回答说:“你喝得完这么多的水吗?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结果他因一口水也不喝而被渴死在沙漠里。

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不明白佛教戒律的精神和本质,虽渴望修行,但当看到戒律很严格,就开始犹豫了:“我能受得了这些约束吗?有必要受这些约束吗?”因一时不能全部受持,就索性舍弃一条也不受,仍旧流转生死,沉溺六道。岂不知在戒律上,如能全部受持固然最好,即使做不到全部受持,哪怕受持其中一条,也将会成为最终成佛的因缘。宁受戒犯戒,不空过此生。

佛经说:「詹匐花虽萎,犹胜诸余花。破戒诸比丘,犹胜诸外道。」佛说破戒的比丘虽像已死之人,但因为戒的余力,仍然能够胜于人天道行。犹如牛黄、麝香、烧香,没后香仍不散。犯戒的比丘,胜过无犯的人。所以佛又说,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大智度论》亦说,宁愿受戒而破戒,破戒忏悔后便能得清净解脱,但不受戒则轮转三界,永无出离之期。

佛门有二健儿,必解脱:一者持戒不犯,这种人一定解脱生死。二者犯能忏悔,虽犯戒能忏悔,也必解脱生死。

律中说︰「出家破戒,胜过在家受戒,在家破戒,胜过世人无戒。」又说︰「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五戒相经》说︰「受持不犯,当成佛道,受而犯者,亦当成佛。」由于能悔过,不堕三恶道。唯不受戒者,永无成佛因缘。儒家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古德说︰「天下最大的罪恶,抵不过一个『悔』字,未受戒人,虽然没有犯戒,所作错事,不能改过自新,故无成佛因缘。」

 

四、在家菩萨戒戒条之六重二十八轻戒

六重戒

杀戒第一

善男子,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初重。

盗戒第二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二重。

大妄语戒第三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三重。

邪淫戒第四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四重。

说四众过戒第五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有过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五重。

酤酒戒第六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六重。

善男子!若受如是优婆塞戒,能至心持不令毁犯,则能获得如是戒果。善男子!优婆塞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熏无不遍,遮不善法,为善法律。即是无上妙宝之藏、上族种性、大寂静处、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发是心,尚得如是无量利益,况复一心受持不毁。

二十八轻戒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第一

善男子,如佛说言,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耽乐饮酒戒第二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不瞻病苦戒第三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恶心不能瞻视病苦,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见乞不与戒第四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匄分与,空遣还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见四众尊长不承迎礼拜戒第五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起承迎、礼拜、问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或有重病,或在禅入定,说法众中或坐,非犯)

见四众毁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毁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不持六斋戒第七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不往听法戒第八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受僧用物戒第九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卧具、床座,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饮虫水戒第十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虫,故便饮之,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疑则应谛观,应用滤囊)

险难独行戒第十一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险难之处,无伴独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独宿尼寺戒第十二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独宿尼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为财打人戒第十三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为于财命,打骂奴婢、僮仆、外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残食施四众戒第十四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残食,施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畜猫狸戒第十五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畜猫狸,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畜养畜兽不净施戒第十六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畜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未受戒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不蓄三衣、钵、杖戒第十七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储蓄僧伽梨、衣、钵、锡杖,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第十八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为身命须田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种处,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市易贩卖斗秤不平戒第十九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趣贵。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非时非处行欲戒第二十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于非处、非时行欲,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商贾不输官税戒第二十一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犯国制戒第二十二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国制,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第二十三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蓏、菜、茹,不先奉献供养三宝,先自受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僧不听说法輙自作戒第二十四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僧不听说法、赞叹,輙自作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在五众前行戒第二十五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弥前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僧食不公分戒第二十六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养蚕戒第二十七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养蚕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行路见病苦舍去戒第二十八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往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结文一

善男子!若优婆塞至心受持如是戒,是人名为优婆塞中分陀利华;优婆塞中微妙上香;优婆塞中清净莲华;优婆塞中真实珍宝;优婆塞中丈夫之人。

结文二

善男子!如佛所说,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名比丘;在家菩萨名优婆塞。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为不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菩萨戒戒条Word档

 

回主页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