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随喜功德
若有贫穷人,无财可布施, 见施心随喜,福报与施等。 ──《因果经》 这四句偈我读来很有感想,这也是目前学佛者常有的迷思。何谓真布施?心意的欢喜才是最上等的布施。 有些人信佛,到寺院道场礼佛、共修,以金钱的布施来表达心意;但有些人会认为自己预算有限,没有多余的钱财可布施,就不敢到寺院拜佛。其实,金钱布施是小事,比金钱还高一点的布施,可以发心到寺院做义工。例如:我帮忙倒茶,帮忙浇花、扫地,是身体的布施。 既没有力气也没有时间的人,可以用口布施、说好话。我赞叹佛法、赞叹佛陀的功德、赞叹寺院的庄严、赞叹法师的慈悲。常说赞叹的语言,赞叹我们的同参道友,也是很重要的。 有了出钱、出力、出好话这三种布施法门,如果你还是说:我没有出钱,没有出力,也不会说话,那没有关系,还可以「出心」。什么是「出心」?见人布施,我没有钱,不过心里为他感到欢喜,像我们兴办佛光、南华大学,是发动「百万人兴学委员会」才建起来的,召募百万人士每个月出资一百块,共同来办大学。也有的人说:「一百块我也出不起。」这也没关系,如果他看别人出一百块,打从内心为他感到欢喜赞叹,这就是随喜功德了。 见人布施、做好事,我心里跟着他感到欢喜,这样的心念也等同于布施的功德了。有些布施的人心存望报、心存计较、心不甘情不愿,甚至懊恼后悔,这样功德也会相对减少。 因此,学佛不一定要有钱,佛也不贪求我们的香花供养,最重要的是有心,有心比有钱更重要,心香一瓣,可以遍传三千法界,布施者、随喜者都能同沾法益。如何正确学佛、实践佛法呢?这段偈颂提供我们很好的观念! 二○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刊于《人间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