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证悟之后的生活

星云大师

时间: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日

地点:台北国父纪念馆   

有时候别人碰我们一下,「哎哟!好痛!」肚子饿了,「啊!好饿哦!」知道痛、知道饿,虽然不是悟,但也是一种明白。日常生活里,我们感觉到快乐、悲伤,能辨别好事、坏事,了解善的、恶的,这种分辨、知道,虽不是觉悟,总也是体会。

古今中外,有很多「知」的例子:牛顿看见苹果落地,知道了地心引力;富兰克林放风筝时发现了电……这些发现虽不是大彻大悟,但也是先由「我知道」、「我懂了」,发展出一套贡献世人的学问理论。

佛陀当初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熠熠天星而成正觉,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就是一种修行的体悟,在证悟真理之后,为大地众生的不能觉悟而惋惜而低叹!

觉悟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觉悟之后的生活又是怎样的生活?证悟后的大德禅师们的行径如何?以下分四点来说明:

一、悟是什么?

「悟」,是语言表达不出,文字也形容不了的。譬如吃了一颗糖,感觉很甜、很好吃,这甜的程度、甜的滋味,只有吃的人知道,即使说破了嘴皮,没有吃的人还是不能体会。「悟」就像这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自证自觉境界,所以禅宗说「悟」是「言语道断,不立文字」。

虽然「悟」不容易藉语言文字传达,但「悟」是绝对可以体验的一种境界。由悟中可以体验到「生命的奥秘」,生命是无限伟大,无限喜悦的。由悟中可以领略出「时间的永恒」,一剎那、一转瞬,都可以通往永恒的瀚海。悟,可以使我们体会「空间的无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悟,更可以使我们体认「人我一如」,原来你和我不是两个人,你和我是一体一如的。「悟」是有声音的,是「崩」的一声,震破混沌蒙昧。「悟」也有速度,用「电光石火」来形容还不及万分之一。「悟」的形象,是粉碎虚空,消灭迷妄,眼前望去,一片真实光明。

悟的内容是「有无一体」,不是先「有」后「无」,或先「无」后「有」,而是有无同时俱在,悟是没有先后的。悟的境界使我们可以随顺这个世间,觉得跟世间水乳交融;也可以使我们与世间违背,觉得方枘圆凿,格格不入。悟是一种「通达的茫然」,也是一种「茫然的通达」。悟的那一刻,豁然通达了,回头看看以往执着虚妄的世界,觉得茫然,这是「通达的茫然」;悟也好像在黑暗无际里面,突然电光一闪,照破无明迷雾,顿见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就是「茫然的通达」。

悟是什么?悟就是「我找到了!」人一直在探求生命的源头,有时忽然灵光一现,「啊!我找到了!」找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好像瞬息间回到久别的故乡,见到了睽违的爹娘,「忽然识得娘生面,草木丛林尽放光」。悟了之后,可以让你大笑三天,一切的大地河山,看来都是亲人,千峰万仞也视同故友。悟了之后,也可以让你大哭三天,如同久别倦归的游子,回到慈母怀抱,感激涕零再无一言。

悟是什么?悟是认识之后再进一步的识破、勘透,好比百尺竿头往虚空处再上一步,这一步跨出便能舍掉百尺竿头的依靠,遍历虚空,来去自如。悟是理解之后更深刻、更透彻的洞悉,对生命再深思、再参透的体悟。

悟是什么?悟是亲证的体会,悟是明确的观念,悟是透视的能力,悟是自性的觉醒,悟是明白的领会。悟是「生死一体」,悟后觉得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悟是「动静一如」;浮动的世界里有一个涅盘寂静,在寂静的世界里,又有无数生命在欣欣向荣的活跃着。悟更是「有无一般」,有固然很好,无也非常丰富,从「无」之中,还可以生出千千万万个「有」。悟的时候,「来去一致」,来也未尝来,去也未尝去,亲朋相聚,好友离散,在悟的境界里是一致不二的。悟,使我们从矛盾中得到统一,从复杂中发现单纯,从障碍中找到通达,从枷锁中获得解脱。

二、如何开悟?

古来能证悟的高僧大德很多,开悟的方法更是千奇百样,其中有不少是看到自然界更递兴衰的现象而开悟的。譬如,灵云志勤禅师看到桃花落地而开悟,并且做了一首诗偈来表达他的心境:「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唐朝的一位比丘尼到各地遍参之后,回来见到庭院的梅花而开悟,说道:「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古德禅师多以日常生活为机缘而开悟,如宋朝洪寿禅师听到柴薪落地的声音,豁然大悟:「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香严智闲禅师在锄田时偶然拾起一块瓦片,往后一丢,瓦片击到竹子,「空!」地一声,他便悟了,脱口说道:「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南宋时的张九成,夜半听到青蛙鸣叫的声音,恍然大悟,写了一首偈子:「春天月下一声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与么时谁会得,岭头脚痛有玄沙。」这就是闻天籁而启开了智慧。

有的禅师看到花绽花落开悟了,听到泉流蛙鸣开悟了,有的禅师打破了杯盘碗碟而开悟,有的禅师摔了一跤而开悟。譬如有名的柴陵郁禅师骑驴过桥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而见到自性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也有禅师见到衣服上的一根布毛而开悟。唐朝鸟窠禅师,有个弟子跟随他学习十六年之久。有一天,这个弟子向鸟窠禅师告假回家,禅师问他:

「你在我这里不是很好吗?你要到哪里去呢?」

「我要去参学。」

「为什么要去参学?」

「我要去研究佛法。」学生说。

「我这里也有佛法呀,你何必走呢?」

「可是,师父,我跟随你十六年了,你从来没有讲过佛法。」

鸟窠禅师听他这么说,不疾不徐地从破烂的衣服上抽出一根布毛,对他说:

「你看,这不是佛法吗?」

弟子一看,当下就豁然开悟了。他因为这一根布毛而领悟到佛法大意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所以后人就称他「布毛侍者」。

收音机要调准频率,照相要对好焦距,才能声音清晰,影像鲜明。悟也要机缘和合,针锋相对,才能参透消息。悟是水到渠成,悟是一针见血。如何才能开悟呢?以下略举几点说明:

(一)身心俱放

有时候我们不仅对自己内心的欲望放不下,甚至连外在的身体也很执着,为了这身心的桎梏,我们受了种种的辛苦,如果能把身心统统放下,自然能得到解脱。

在印度,有位五通梵志的婆罗门外道,由于他只证得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等五种神通,少了一个漏尽通,烦恼未尽,不能解脱。有人劝他说:

「你应该去向佛陀请教问道,他可以帮助你证得漏尽通。」

五通梵志接受劝告,捧着两盆鲜花要供养佛陀并向他请教。佛陀看到五通梵志迤逦走来,对他说道:

「梵志,放下!」

梵志一听佛陀如此说,赶快把左手上的一盆花放下。佛陀看了,还是说:

「梵志,放下!」

梵志又把右手上的花放在地上。没想到佛陀还是说:

「放下!梵志,放下!」

梵志一听,心想:「我全都放下了,再没有东西可以放下了啊!」

佛陀还是说:「梵志,放下啊!」

这时候,梵志豁然大悟,原来佛陀是要他把身心放下。

人们老是在身心欲求上、人我是非上、功名利禄上贪求执着,不能俱放,一日不放下这些五欲尘劳,就一日不能洒脱自在,与道相应。

(二)勘破生死

能勘破生死,就能悟道;执着生死,则无法开悟。

过去,有一位美丽的小姐决心要参禅,他向老禅师请教:

「禅师,我要怎样参禅悟道呢?」

禅师看了看他,心里想:这么漂亮的小姐,尘世里的羁绊纷扰一定很多,就教他:「随他去,不管他!」禅师教他这一句诀,无非是要他止息心外的纷纷扰扰,得以明心见性,证悟佛法。这位小姐求道心切,紧紧记住这句诀,努力地参究。

有一天,他的男朋友来找他,有人告诉他:

「小姐,你男朋友来看你了!」

「随他去,不管他!」小姐头也不抬,继续再参。

过了不久,从美国寄来一张入学通知书,他看也不看,说:

「随他去,不管他!」

这位小姐当初为了准备出国,曾经去碰运气,买了一张爱国奖券,家里人打电话来说:「中第一特奖了!」

有人把好消息转告他,一心参禅的小姐还是一句:「随他去,不管他!」

经过了这么多次「随他去,不管他!」冲破了一道又一道的关卡。有一天,无意之中他看到童年时候与老祖母合照的相片,发黄的相片中那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如今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而头发苍苍的老祖母也已过逝了。他心里想:「再过几十年,我不是也一样要埋骨黄泉吗?人生无常,生死一瞬,我还执着什么呢?」

一个转念,他冲破了最后一道「生死执着」的关卡,对他来说生死不再是那么可怕的事,透过无常生死,他悟到了无生无灭的究竟安乐。

(三)不近人情

有时候,为了悟道,禅师们的作法是不近人情的。例如:有一天,临济禅师在田里工作,他的师父黄檗禅师到田里去看他,黄檗禅师看到满头大汗的徒弟,安慰他说:

「你辛苦了!」

临济禅师对师父的慰问,不但不感谢,反而扑上去打了他几拳。临济禅师的徒弟在一旁,看到师父无缘无故打师公,很不服气,就凑上去打师父几拳。黄檗禅师看到了,反而抓住徒孙的手说:

「小子!你怎么可以打他?」说着,一巴掌打过去。于是,三个人打成一团,难分难解。一般人也许会认为:「这些出家人比我们还不如,我们在家人跟朋友碰面了也不会打架啊!」

乍看之下,几个互有师徒关系的禅师大打出手,的确有悖常情;但是在他们三人你一拳、我一掌之中,却蕴含彼此之间无比亲密的道情法爱。这一拳打散了彼此的差别对待,这一掌沟通了彼此的心灵;这是心心相印的一拳,是惺惺相惜的一掌。在打架中,他们的慧命交流在一起;在打架中,他们体悟禅的妙趣。假如我们也能和他们一样,从打架中悟出禅机,打架也会变成喜悦的事。因此,表面上悟道者的一些行径,看起来很不近人情,但是事实上这里面却有更通达的道情。

云门禅师去参访汾阳无业禅师,到了无业禅师的道场,正是薄暮冥冥的时分。云门使劲地敲着深锁的两扇大门,半天过去了,知客师父来应门,云门道明来意之后,抬起一脚正要跨入门坎的时候,知客师父出其不意用力把门一关,把他的这只脚压在里面了。

「哎哟!好痛哟!」云门禅师痛彻心扉地叫着。

「谁在喊痛呀?」知客师父佯装不知地问。

「是我啦!」

「你在哪里呢?」

「我在外面。」

「你人在外面,怎么会痛呢?」

「因为你把我的脚关在里面了。」

知客师父一听,大喝一声说:

「你还有里面、外面啊!」

云门禅师虽然被压断了一条腿,但是这一关一阖却截断了虚妄纷纭的世界,证悟了内外一如、平等无二的道理。

有一次百丈禅师和他的师父马祖禅师出外,半路上,看到天空迎面飞来一群野鸭子,马祖禅师问他:

「那是什么?」

「野鸭子。」百丈禅师说。

「飞到哪里去了?」

「飞走了啊!」

马祖禅师一听,马上用力捏着百丈禅师的鼻子,百丈禅师大叫:

「好痛哦!」

马祖禅师说:「既然飞过去了,怎么还会痛呢?」

百丈禅师言下大悟。这一捏把一切的爱憎无明、物我彼此,都捏除得无影无踪。禅师们种种悟道的方法,看似乖逆违悖、不近人情,唯有透过不近「凡情」的大转化、再提升之后,才能体悟超乎俗情常理的真理真情。

(四)专精忘我

求道要秉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专心精进以至于忘我,才能开悟。

太虚大师在普陀山闭关静修,有一天晚上打坐的时候,耳畔听到钟声「当!当!」低沈雄壮的响着,原来是寺院开大静养息的时刻。由于他放下众缘,专心一致,一直坐到第二天早上敲钟做早课的时候才出定。大师听着悠扬嘹亮的钟声,还以为是晚上睡觉的钟声。

虚云老和尚六十三岁那年,独居终南山茅蓬,一日清晨煮芋,盘起腿来等芋熟,哪里知道这一入定,就整整经过十八天后才出定。刚出定时还不知道时间,翻开埋在雪堆的锅盖一看,半个月前煮的芋早已发霉腐烂了。如此心无挂碍,专心一致,才能深入禅定,证悟菩提。

唐朝的马祖道一禅师证道后回到故乡,他的嫂嫂非常尊敬他,奉他为师表,要跟他求道。马祖道一禅师教他:「你把一个鸡蛋吊在半空中,每天注意听,只要听到鸡蛋发出声音的时候,你就可以悟道了。」嫂嫂信以为真,每天专注倾听鸡蛋的声音,从不懈怠,多少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听到鸡蛋的声音。渐渐地,吊着鸡蛋的线终因朽烂而断裂,鸡蛋从半空中掉了下来,发出「ㄅㄥ」的一声,嫂嫂一听,悟到了物我合一,心外更无一个真实世界。这一声打破了里外、人我,而臻于如如。可见,只要思想统一、精神专注,就是无情也能说法悟道了。

三、悟后观念

开悟之前,世界是一片迷蒙浑沌,开悟之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气象呢?开悟之前,人生是一场贪瞋痴爱,开悟之后,将是一段如何的风光?悟后的观念,与未证悟之前会有什么不同的转变呢?

古人说:「万事可忘,难忘者名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世间上的人执迷于尘劳五欲,一面系缚自己,一面又要别人帮助他解脱。悟,是观念的改变,智慧的体现:未悟之前,心里种种执着,贪恋功名富贵,计较人我是非,沉溺虚幻情爱,放不下也解脱不了;开悟之后,能挣出名缰利锁的捆绑,冲破情关欲海的迷离,朗朗观看世间,顶天立地生活于宇宙。

有人以参禅前后的不同感受来说明悟后的心境;没有参禅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开悟后再看,仍然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因为我们内心贪求执着,不能体会山水的清明,因此看山是山,与我无关;看水是水,于我何益?但是经过一番历练提升之后,再来看看山水万物,「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水鸟树林都是我的朋友,溪声流水都是我的知音。

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无非真理法身;一沙一石、一山一水,无不是如来妙谛,山河大地、宇宙虚空乃至一切众生,都是从我清净自性所涌现出来的。山水不再是心外的山水,而是我心内所流露的智慧活泉。

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曾经作了三首诗偈来表明他参禅悟道的三个过程。第一阶段是尚未参禅的情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指的是心被光怪陆离的假相所迷惑,不能认清真正的自己,彷佛置身于虚无飘渺的山峦之间,却看不清庐山峻峭的面目。

第二阶段是参禅而尚未开悟的心情:「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虽然千般寻觅,却被迷蒙的山岚云气遮断了去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没有悟道,实在心有不甘。蓦然回首,才知道庐山就在那烟雾江潮之中。放下思虑,才知道吃饭还是吃饭,睡觉还是睡觉,只是滋味不一样了。

第三阶段即是悟道之后的境界:「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涓涓的溪流、青青的山峦,都是如来的真理化身了。

开悟之前看一切万法,如翳在眼,雾里观花,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开悟之后再反观世间诸有,如盲重光,烟雾尽散,可以如实看清山河大地的本来面目。悟前、悟后的看法,宛如天壤之别。

那么悟道之后的观念,究竟有什么不同?

(一)处在苦境中,却能不自苦

唐朝有一位禅师,住在山顶里,由于没有剃头刀,因此头发髭须虬生;深山之间取水困难,无法时时沐浴,蓬头垢面,衣衫不洁。有人看到了对他说:

「禅师,你何必如此自苦呢?」

禅师怡然自得地说:「你认为我的须发未剃很肮脏吗?但是我的烦恼早已断绝了;你以为我的身体没有洗涤很污秽吗?但是我的身心早已清净了;你觉得我没有更换衣服很卑贱吗?其实我早以佛法的无上法衣来庄严我的生命了。」

物质生活的欠缺,在禅悟的人看来不是苦恼,反而是修道的逆增上缘,所谓「忧道不忧贫」。禅者所追求的是「去年贫,犹有立锥之地;今年贫,立锥之地也无」的洒脱生活。在悟者的心中,处苦境固然不觉得苦,处乐境也不以为乐。

譬如宋朝的道楷禅师,皇帝屡诏不赴,最后皇帝降罪,派官审问他。官吏尊敬禅师年高德重,教他托疾免罪的方法,但是他却宁愿受罚也不肯欺骗诈诳。对禅师而言,荣辱苦乐是平等一如的,悟道者由于能够勘破世间苦乐的虚妄性,泯除苦乐的差别见,因此处于任何环境、任何时空,都能悠然自在,放旷逍遥。

(二)处在矛盾中,却能不矛盾

悟道的禅师们有些言行举止及观念,让人觉得很怪异,譬如禅师们说:「怀州的牛吃草,益州的马发胀。」这话好比是说:高雄的牛在吃草,台北的马肚子胀了起来。这句话,乍看之下很不合常理。在我们的观念里,怀州和益州是南辕北辙的两个地方,牛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动物,如何能够融合在一起?由于我们对事相总是抱持对待化、个别化的心态加以观察,无法融合化、整体化地全局观照,因此,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一个重重障碍、支离破碎的世界。但是悟者却能把时空从矛盾障碍中调和起来,泯绝彼此、物我的对待差别,因此所看到的世界是重重无尽、圆融统一的世界。

傅大士有一首诗,最能表现这种矛盾而统一的境界:「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在禅悟者看来,空手不仅可以握住一柄锄锹,空手更能拥有整个宇宙虚空;也唯有「空」心,才能真正拥有宇宙而不贪着。对悟者而言,须弥固然能够包容芥子,芥子也能够纳摄须弥;雨打花萎、风吹絮扬是自然现象,而「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也是平常稀松的事。透过禅悟的功夫,宇宙的本体与现象,现象与现象之间,不再是彼此矛盾隔碍的状态,而是互相融摄调和的关系。但是悟者这种境界,并不是一般人所能胡乱猜度的,没有禅悟的体证功夫,而随意模仿禅者的言行,有时候反而会画虎类犬,贻笑大方。

有位年轻人打坐时,看到老禅师走过来却不起身问讯,禅师数落他:

「你这个年轻人,看到老人家来了,怎么不站起来迎接呢?真是不懂礼貌!」

年轻人回答:「我坐着迎接你,就是站着迎接你。」

禅师一听,上前打了年轻人一个耳光,年轻人愤愤地说:

「你怎么打我?」

禅师笑道:「我打你耳光,就是不打你耳光。」

禅不是世智辩聪,禅更不是装模作样,禅悟之后的智慧是自然的流露,不是忖臆仿效所能得到的。

(三)处在妄心中,却能无妄心

有位信佛虔诚、严持戒律的王居士,平时谨言慎行,洁身自好,受到众人的敬仰。后来有些同修发现,一到薄暮黄昏,王居士就独自一人走向后街的烟花柳巷。难道一向自持严谨的王居士,也禁不起女色的诱惑,自毁清誉吗?大家在背后议论纷纷。

有一位好事者,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有一天尾随在王居士的背后,想去探个虚实。两人穿街走巷,来到了一家「翠花阁」的地方,里面妍美俏丽的姑娘们,一看到王居士来了,纷纷莺声燕语地向王居士殷勤问好,然后簇拥着王居士上楼去了。这人愈发迷惑,也跟着偷偷上楼,霎时被一幅动人的景象震慑住了:原来刚才那群喧闹嘻笑的姑娘们,个个正襟危坐地在庄严的佛堂前,凝神贯注,倾听王居士说法。

原来王居士是到生死海中转法轮,处杂染而不污;在烈火堆中栽植净莲,化欲恼为清凉。王居士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精神,正是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慈悲胸怀,而王居士热闹场中做道场,处妄境而不动摇的定力,实为禅者随缘放旷,任运逍遥的妙行。

(四)处在分别中,却能无分别

药山禅师有一次在山顶上散步,看到山边有两棵树,一棵长得很茂盛,另一棵早已枯萎。这时,他的徒弟道吾禅师和云岩禅师走过来,药山禅师问他们:

「你们说,哪一棵树好看呢?」

道吾禅师说:「当然是荣的这棵好看!」药山禅师点点头。

云岩禅师却说:「不,我倒觉得枯的那棵好看!」药山禅师也点点头。

一旁的侍者不解地问药山禅师:「师父,道吾说荣的好看,您点头;云岩说枯的好看,您也点头,到底哪一棵好看啊?」

药山禅师于是反问侍者说:「那么,你认为哪一棵好看呢?」

「枝叶茂盛的那棵固然生气勃勃,枝叶稀疏的那棵也不失古意盎然。」侍者回答。

万有诸法自性平等一如,没有善恶、美丑、高下、贵贱的分别,因此,在禅者的眼中,荣茂的树木和枯萎的树木都一样美好。

《维摩诘经》里,诸天菩萨和二乘罗汉海会云集在维摩丈室,聆听维摩诘菩萨讲说「不二法门」,天女们从天上纷纷飘洒五彩缤纷的花朵,供养菩萨,表达心中的赞叹。这些绚丽的花朵飘在菩萨的身上即自然掉落,但是落在二乘罗汉身上,却好像黏住一样,无论如何用力也取不下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二乘人的心中还有奼紫嫣红的「花」相,起了差别虚妄的念头,执着不放,花因此附着而不掉。大乘菩萨证悟诸法性空的道理,泯除一切假相,纵然是「百花丛里过」,也能「片叶不沾身」,何况是朵朵的天花,自然随身飘落无碍了。

四、悟后的生活

悟前、悟后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开悟之后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风光?

开悟后天地还是天地,日月依旧是日月,人我仍然是人我,只是生活的内涵、品味不一样了。未开悟前,「吃时不肯吃,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

开悟之后,「饥来吃饭困来眠」,一样的吃饭,一样的睡觉,洒脱自如,任性逍遥;开悟前时时难过,步步维艰,开悟后日日是好日,处处通大道。开悟之后的生活,是精神重于物质的生活,是挣脱了物欲的牵系,住于尘劳五欲,却不被污染,追求无上理想世界的生活。

懒融禅师煮石充饥,吃得津津有味,有人惊异的提醒他说:

「师父,那是石头啊!你怎么吃石头呢?」

懒融禅师一看说:「哟!是石头,你要不要吃看看?美味十足哩!」在禅师的口中,坚硬的石头也是珍肴佳品。

天寒地冻的严冬,禅师冻得鼻涕四溢,有人看了就说:「师父,你鼻涕都快流到嘴里了,把它擦一擦吧!」

禅师非但不以为忤,还悠然自得地说:

「我才没有时间为俗人擦拭鼻涕呢!」

一般人只注重环境的清扫,身体的沐浴,却忽略了心灵的净化。

窗明几净的环境,光鲜洁净的身体,固然能让我们生活得舒适,但是一颗清净的心,更能使我们的人生别有不同的新气象。拥有清净的心,五浊的恶世也是安乐的国土;没有清净的心,纵然置身极乐净土也是污秽的娑婆。洁身固然重要,我们更要学习懒融禅师节省有限的生命,去从事心灵的净化。

近代的弘一大师,淡泊物质,随缘生活。一条毛巾用了十八年;一件衣服穿了几载,缝补再缝补,有人劝他说:「法师,该换新的了。」

他却说:「还可以穿用,还可以穿用。」

出外行脚,住在小旅馆里,脏乱窄小,臭虫又多,有人建议说:「换一间吧!臭虫那么多。」

他如如不动地说:「没有关系,只有几只。」

日常吃饭佐菜的只有一碟萝卜干,有人不忍心地说:「法师,太咸了吧!」

弘一大师恬淡知足地说:「咸有咸的味道。」

一个有悟境的人,早已超然物外,不会受到物质的丰足或缺乏所系缚,贫穷不以为苦,富裕也不以为乐,觉得这样也好,那样也不错,如同慈航法师所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不管物质好坏,境遇顺逆,精神一样愉快轻安。

开悟后的生活是智慧重于感情的生活,是净化私情私爱,充满睿智灵慧的生活。是扫荡迷情,直透诸佛般若空慧的生活。

有一天,因寒风刺骨,丹霞禅师便拿起木雕的佛像,生火烤暖冰冷的手,寺里的香灯师父看了,惊叫:

「你怎么可以烧佛像?」

禅师说:「我在烧舍利子啊!」

香灯师父说:「佛像哪有舍利子?」

「既然佛像没有舍利子,那么多拿几尊来烧吧!」

一般人认为烧佛像是大逆不道,可是悟道后的丹霞禅师,以大智大悲洞然佛的法身遍满宇宙虚空,充塞无量沙界,佛与众生如如平等,唯有证悟自性如来,才是真正见佛、敬佛的人。禅师不像世俗人拜佛像、尊敬佛像,但是在不敬不礼的行止中,有着智慧的真情。

悟后的生活是大众重于个人的生活;是菩萨「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大悲生活;是「有一众生未度,岂可自己逃了」的利他生活,为众生施舍无量的方便,引导众生趋入菩提。

悟,是从观念的改变到生活品味的转换。禅师们悟道的生活是怎样的情况?以下提出三种供大家参考:

(一)自然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泯除一切机用,随缘放旷的自在生活,是超绝较量计度,绝对纯真纯美的自然生活。「山高水长,柳绿花红;日照则温,风吹则凉」。山川草木,大地山河无不蕴藏着无限的禅机;煦日照耀,微风吹拂莫不透露着诸佛的法音,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一切都充满真的纯净、善的纯德、美的纯情。连最简单的饮食,在禅师们悟道的生活里,也有一份自然洒脱的境界。

有人请教赵州禅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禅师回答:「吃茶去!」

这人又问:「什么是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

禅师回答:「洗钵去!」

吃茶、洗钵和参禅悟道有什么关系?如果我们能从日常生活的吃饭、喝茶之中,品尝出般若妙味,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三世诸佛心心相印。佛法大意不向高远的地方追求,而在率性天真、自然拙朴的这颗「平常心」中体证。

(二)无住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绝对自由自在的无住生活,住于生死尘劳之中,却不被五欲所牵系;住于涅盘无漏的世界,却不耽着涅盘的安乐。彷佛出淤泥而不染的净莲,植根于污浊的现实世界,而成就庄严清净的国土。

悟道的生活是参透凡情、无牵无绊的生活,住于喧哗的十里红尘,常怀遁世归隐的出离心;住于清幽的林边水下,恒发度众济世的大悲愿,宛如行云流水,随缘度化,舒卷自如。

古人形容出家悟道的出家人说:「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真是一种以无住为安住、因无得而真得,洒脱自在、逍遥悠游的中道生活。

(三)救世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绝对大慈大悲,担负众生困苦的救世生活。一般人以为出家人勘破红尘,过着青灯古佛的生活,是消极避世的悲观作法,其实出家人是勘破尘嚣的虚假空幻,放下浮世的巧争利夺,而积极追求更超脱真实的生命。勘破、放下不是退缩逃避,而是勇往直前、积极投入真理之旅的壮举。唯有勘得破,看得彻,才能真正提得起、做得真;先有出世的了悟心怀,才能做入世的慈悲事业。

赵州禅师问南泉禅师:「你往生后要到哪里去?」

南泉回答:「投生员外家做水牯牛。」

意思是说来生要为众生做牛做马,解决众生调养色身所需,并且为众生犁出智慧福田。所谓「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是学习菩萨道,必须抱持慈悲救世热忱的最佳说明。

临济禅师有一次在山上栽植树木,黄檗禅师问他:

「山上树木已经这么多了,何必又去种树呢?」

临济禅师回答:「那些大树是前人种的,我也来种一些,留给后代子孙做榜样。」

禅师这种不求自利,与天下人作荫凉的胸怀,是崇高无上救世精神的显露。

有位参禅的人说:「我每天从窗子看出去,送报的报童踩着脚踏车,挨家挨户把当天的报纸送给每一户人家,不管风雨寒霜,日复一日。那份小小的报纸里,有多少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那份小小的报纸,让一家人每天都能享受阅读新知识的快乐。我也想送一份小小的东西给每一个人的心……」

我们这一生,要送一份什么样的东西给每一个人的心呢?开悟的境界需要自己亲自实证,悟道的生活需要自己实际体验。好比想要学会游泳,纵然遍览游泳指南的书籍,具备一切游泳常识,如果不下水一试,终究是旱鸭子一只,不能成功的。

 

回主页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