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能节制物质欲望,才能享有幸福人生; 能降伏心中魔障,始能受用佛法真谛。 ──《佛光菜根谭》 【提要】 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求的境界就是无欲的境界,人能无欲,品格自然高尚,苦恼自然减少。你看那些功名场中的人物,那些坐贾行商的众生,为了求名求利,不惜曲躬谄媚,说些花言巧语,成为欲望的奴隶。佛教并不是绝对要人禁欲的,而是要人遵行中道的态度,对于眷属、资用、身体等的欲望固然不可纵,但也无法完全脱离,所以,应该以智化情、以行善法欲而离烦恼欲。 【正文】 人,因为有欲望,所以有种种烦恼。贪欲让有情众生,在六道中生死轮回不已,所以《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杂阿含经》亦云:「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 欲望多的人,常常会陷在所求不得的痛苦中,亦或得到了,又怕失去它的恐惧,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满足了一项欲望,又会滋生另一样出来。 商纣王命人为他制作象牙筷子,他的叔父箕子很担心,因为他觉得一旦用了昂贵的象牙筷子,那么与之配套的碗盘等,就会换成用美玉打磨的器皿;使用精美的象牙、玉石餐具,就会希望享用稀奇的山珍海味;享受佳肴美味的同时,一定会想穿绫罗绸缎,住在高楼大厦之中。箕子担忧这样下去,会带来国家的不幸。 果然,仅仅五年的光景,纣王穷奢极欲,放纵自己的欲望,把国家治理得乱七八糟,人民苦不堪言,最后终遭周武王灭国。 宋朝文学家苏东坡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因此,《八大人觉经》云:「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印度的阿育王,是个护持佛法的大功德主。他有一个弟弟修行得道,阿育王十分欢喜,稽首礼敬,希望弟弟能长住皇宫,接受他的供养。 但是弟弟认为:「世间的五欲──财、色、名、食、睡,是禅者的障碍,必须蠲除,内心才能拥有真正的宁静。依傍林野,少欲清心,自在如水中鱼、空中鸟,为什么要把自己再推进世间的泥沼呢?住在寂静的林野,自在来去,无我、无我所,随意所住,无有障碍。为什么还要再戴上五欲的锁炼?甚至终日与万籁同呼吸,与山色共眠起,以禅悦为食,滋养性命。如今却要我高卧锦绣珠玉大床,可知一席蒲团,含纳山河大地,日月星光。我已经从火汤炉炭的痛苦里,脱身而出,怎么可能再重入火坑呢?」 阿育王听了弟弟一番的剖白,也就不再坚持己意,心里对安贫乐道的修行人,以无为有的胸怀,生起更深的敬意。 《佛遗教经》说:「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想要解脱烦恼缠缚,先得少欲知足,不但对外在的五欲六尘不起贪爱之心,甚至要去除对于「我」的这个执着,才能真正身心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