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大乘教结罪,是论心不论事,小乘教是论事不论心,这里头的差别如何?

净空法师

这里头差别非常大。譬如杀业,大乘起个念头想杀他,并没有真的杀他,已经破戒,这个杀戒的罪就成立了。小乘戒起心动念要杀他,并没有真杀他,这个不算,这没有破戒,所以小乘戒好持。大乘菩萨戒难持,菩萨是从心地上结罪的;小乘就跟我们世间法律差不多,没有行动的话就不结罪。所以无论是凡夫,或是佛菩萨,统统都要遵守。正法能不能久住就靠戒律,戒律没有了,正法就没有了、就灭了,所以戒律很重要。我们如果想把正法能再复兴起来,持戒就非常重要,持戒不是形式,持戒在心地。

为什么现在这个戒不能持?不但戒,连十善都做不到,这让我们细心去观察、去思惟,真正明白我们的根疏忽了,根就是儒释道的三个根。因为中国佛教从唐朝中叶以后,就不学小乘。唐朝的开始,像贞观年代时还有小乘俱舍宗、成实宗。佛法的修学,佛说得很清楚,「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不遵守佛的教诲,佛法慢慢就衰灭了。中国这些历代祖师大德不主张学小乘,用儒跟道代替,这个很好,佛是个讲理的。儒道所说的比小乘还殊胜,心量比小乘大,所以它跟大乘更相应。从唐朝中叶到清朝大概一千三百年,这一千三、四百年间,你看看宗门、教下出了多少高僧大德,从这地方可以证明我们祖师所做的是正确的。

儒道是中国本土文化,跟大乘息息相通,从儒道直接入大乘,比修小乘还方便,这是中国佛教的一个特色。如果我们没有儒道的基础,又不学小乘,大乘怎么样的修学,都是停止在知识的范围当中,不开智慧。

这一百年来修行的人不少,在家、出家的,没听到说哪个开悟的。这话倓虚法师说的,他一生不但没见过,听都没听说过,但是得定的还是有,没开悟的。这一批老人之后,就是倓虚法师之后,也就是说,中日战争后得定的人都没有了,别说开悟了。我们研究其原因,应该都是把我们扎根教育疏忽了。确确实实在抗战前,民国二十年前,中国一般的人家,我们讲读书的人家,对于儒释道的三个根还相当重视。我们生长在农村,还沾了一点边,都市产生变化大,产生变化的时间早。农村里产生变化,民国二十年之后没有了,私塾没有了。中日战争爆发后,整个社会动乱,老人虽知道,但是来不及了,没时间教了。

到今天很不容易恢复,难在哪里?难在我们自己不能给人做榜样,我们自己小时候没学好,不能成为榜样。要想底下一代好,你说多困难?所以我们要为下一代,装也要装成样子,去影响他,这就是我们想出一条龙学校这个办法。老师要装,要装得很像;老师要装不像,学生就教不出来。老师要装扮得很像,他很吃力、他很辛苦,但是功德不可思议,真正是救了中国传统文化。让正法已经灭掉再复兴起来,正法久住这个功德无量无边,那这些老师都是佛菩萨再来的,他不是凡人。我们真心去求,必定有感应,真能让社会恢复到安定和平,也就是大多数的人重视戒律,重视社会安全超过个人利益,这个事情才能做成功。如果都把个人利益摆第一,社会安全其次,国家安全再其次的,这恢复就非常困难。因此佛陀教育在现在比什么都重要,佛陀教育好在哪里?佛陀教育是把众生的利益摆第一,「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大菩提心。自己学好了,学好是为帮助众生,自己没德行、没学问、没智慧,怎么帮人?四弘誓愿头一条是愿,后面三条是完成这一愿。断烦恼是成就德行,学法门是成就学问,成佛道是成就圆满的智慧,都是为了第一愿。这大乘可贵,只有真正学佛的人,真正契入大乘,才有这么大的心量,舍己为人。

佛经里有个故事,对于这个戒律的尊重,宁可抱渴而死,都不肯饮没有经过过滤的水。过去出家人随身都要带着滤水囊,遇到河里面、井里面的水,这野外的,一定要用滤水囊过滤,怕这水里有微生物,我们肉眼看不见。你喝这水把牠们杀掉,把牠们吃掉。佛说《戒经》里讲得很清楚,「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那是细菌,是不是能滤得干净?当然有问题。但是心善,大乘经里面论心不论事,你真有这个心,爱护众生的心,不肯伤害众生的这个心,这个心不能没有。「乃可被系而终,无伤草叶」。这是个比喻,你被人用这些草叶捆绑在那边,你宁愿在那个地方念佛求生净土,也不愿把这些草叶解开,为什么?怕伤害它们。这都是比喻道极处,这个人持戒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宁愿渴死,也不饮没有过滤的水。

要有这样的决心,这事情在我们现前能做得到吗?真可以这么做吗?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今天正法没有了,你发心学习正法,弘扬正法,如果依戒律里面所说的,你连身命都失掉了,你用什么来弘扬正法?所以要通权达变,每条戒都有开缘的,它不是死的,开戒就不是破戒。我们被人用这些树藤捆绑住,我们能不能把它挣脱?应该。不能像这个经戒上所讲的,我怕伤到这个藤、伤到这个树,宁死也不想把它解开,错了。这在什么时候?这是在社会盛世,正法住世的时候行,我死了还有别人。现在怎么样?现在我死了没有人,在这世间真正发心为正法久住而行的人找不到了,这一个发心的人能这样做吗?所以这些道理你要懂。世出世间法的成就要有个健康的身体,没有健康的身体,你怎能帮助众生?健康的身体确实要清净心成就的。现在清净心没有现前,我们就需要饮食,需要药物来调养,可是绝不能忘记,要向清净心这个方向去迈进。现在要这个东西,到我成就时就大量减少,甚至可以不用,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心清净,戒就清净,心清净是定,定共戒。开悟了一定清净,开悟是什么?道共戒,你的戒行圆满。所以你念佛真得念佛三昧,戒就清净,戒是什么?你的行就清净了。戒是指行为的,行为是发自内心,清净心,口业、身业自然清净。心要是觉悟了,你说话也是觉悟,你所有一切动作都是觉悟的,觉而不迷,那是开悟了。没开悟、没有得定,着重在律仪戒,那就一条一条去做,不可以违犯,用这来规范自己。

我们今天学戒,你真正严格去持戒,只有你一个人成就,甚至你还障碍很多人学佛。为什么?一看到生活这么严谨:这东西我做不到,算了,我不学佛了,佛太难了,我做不到。把别人吓到了,真有,而且很多!如果该开缘的时候你就开,人家看到这样持戒:我也能做到。你就可以激发很多人向往佛法,真就接引他来了。所以这个戒律开遮持犯一定要很熟,什么因缘底下可以开放,什么因缘之下一定要很严谨的执持,活的,不是死的,每条戒都有开遮持犯。所以戒律不是死的,佛这一点真是高明到极处。总原则就是戒帮助你得定,定帮助你开慧,所以戒是手段。其实定是枢纽,戒是手段的手段,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要懂这个道理。

净空法师2011讲于香港

 

回主页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