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第三篇 極樂之樂◎轉眾苦成極樂︰◎轉五濁為五清︰◎十種苦樂對比︰◎極樂世界身心狀況︰◎極樂世界生活環境︰回目錄第三篇 極樂之樂◎轉眾苦成極樂︰佛說阿彌陀經云︰「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一尊佛所教化的國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以上這段經文,說明了有一個,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極樂世界,這個世界轉八苦、三苦成八樂、三樂,轉五濁為五清,更無大三災與小三災,並無種種天災人禍與一切痛苦。 八樂︰ 一、 蓮花化生樂—即無十月胎獄之生苦。 二、 相好莊嚴樂—功德之身永無改變故,即無形骸衰朽之老苦。 三、 自在清泰樂—清淨之身永離痛患,即無四大不調諸病苦。 四、 壽命無量樂—與佛同壽,不生不滅,即無四大分離之苦。 五、 所欲如意樂—衣食隨念,不假造作,即無所求不得苦。 六、 海眾常聚樂—清淨海眾,聚會一處,常為親友,則無恩愛別離苦。 七、 上善俱會樂—諸上善人,互相愛敬,即無怨憎會遇苦。 八、 身心寂靜樂—身常清淨,心恆照見五蘊(色、受、想、行、識)皆空,則無五蘊煩惱熾盛苦。 三樂︰ 一、 清淨無累樂—無粗濁之身,欲愛之染,則無苦苦。 二、 依正常然樂—壽命無量,國土不壞,即無壞苦。 三、 正智不動樂—安住真理,不生不滅,則無行苦。 回目錄◎轉五濁為五清︰一、 劫濁—為濁法聚會之時,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劫濁,為淨法聚會。 二、 見濁—邪見增盛,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見濁,成智德無量光。 三、 煩惱濁—煩惱增盛,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煩惱濁,成斷德常寂光。 四、 眾生濁—色心陋劣,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眾生濁,為蓮花化生,清淨勝妙。 五、 命濁—壽命短促,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命濁,為無量壽,壽與佛同。 回目錄◎十種苦樂對比︰一、 此土有不常值佛苦,彼土但受花開見佛,常得親近之樂。 二、 此土有不聞說法苦,彼土但受水鳥樹林,皆宣妙法之樂。 三、 此土有惡友牽纏苦,比土但受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之樂。 四、 此土有羣魔腦亂苦,彼土但受諸佛護念,遠離魔事之樂。 五、 此土有輪迴不息苦,彼土但受橫截生死,永脫輪迴之樂。 六、 此土有難免三途苦,彼土但受惡道永離,名且不聞之樂。 七、 此土有塵緣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經營之樂。 八、 此土有壽命短促苦,彼土但受壽與佛同,更無限量之樂。 九、 此土有修行退失苦,彼土但受入正定聚,永無退轉之樂。 十、 此土有佛道難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滿,所作成辦之樂。 極樂世界充滿種種殊妙安樂,今就身心狀況及生活環境,略闡述之。 回目錄◎極樂世界身心狀況︰一、 常—彼土佛及眾生,壽命皆是無量,經窮劫而不變。 二、 樂—一切有情生彼國土,即得身心寂照,永無煩惱。 三、 我—一生彼土,即得永離生死,得大自在。 四、 淨—極樂眾生,皆蓮花化生,殊勝清妙,相好莊嚴,世間四大污穢假合之身,不能相比。 如果我們生到極樂世界,我們的相貌如何呢?佛說無量壽經云︰「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打一個比喻,就好像世間貧窮乞人,和帝王的相貌比差多了。而帝王和轉輪聖王(為世間第一有福之人,於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出現,統轄四天下,形貌莊嚴端正)比,就好像乞人在帝王邊,轉輪聖王和忉利天王(為欲界第二天天王而欲界共有六層天)比,又醜了一級,忉利天王和第六天天王比,又醜了一級,第六天天王和極樂世界眾生比,又醜了一級,可知極樂世界眾生的容貌勝劣。 佛說無量壽經云︰「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係佛之應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相),智慧成滿深入諸法,究暢要妙神通無礙諸根明利。」此段文中看出,極樂世界的眾生,不但容貌如佛,且智慧高超神通廣大,根據佛說無量壽經所言,生往彼國的菩薩,對於國中萬物,不會生起情愛染著的心,人與人之間都不分彼此互相幫助,不會起爭執,心地柔軟不會動怒,學習佛法不生厭怠,成就無量功德,觀察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空無所有,能除滅眾生貪、瞋、癡之煩惱,辯才無礙,佛所說法皆能明瞭,智慧從心中生起,而無種種疑惑,像一陣風十方世界通行無阻,就像一艘大船運載凡夫出離生死,如金剛山眾魔外道不能惑動,又好像獅子王無所畏懼,像一盞世間的明燈,為眾生供養修福的好對象,常常恭敬供養諸佛,時常為諸佛所稱讚。根據佛說無量壽經之四十八願,極樂世界眾生壽終不會墮入三惡道,身體是金色的,有宿命通自己能知過去,無數劫前的事情,有天眼通可以看到無數的佛土,有天耳通可以聽見無數的佛說法,有他心通能知無數佛土眾生心念,有神足通動一個念頭,就可以到達無數佛土遠的地方,壽命無限長,一生就能斷盡煩惑,就得候補佛位,皆得金剛堅固身,智慧辯才不可限量,樂如漏盡比丘(指煩惱斷盡之阿羅漢),想聽聞何法隨意得聞。 極樂世界眾生皆得三不退︰ 一、 位不退—預入聖人之流類,不退墮凡夫地。 二、 行不退—能修菩薩行,恆常度眾生,不墮二乘(聲聞及緣覺)地。 三、 念不退—心心流入如來果海,即捨離兩邊(空邊與有邊)全歸中道。 回目錄◎極樂世界生活環境︰一、 常—彼土無成住壞空,四相遷變。 二、 樂—有七寶樓閣,羅網行樹,池鳥天樂等,無量莊嚴,一一稱心適意。 三、 我—極樂世界,殊勝莊嚴,般般如意,種種現成,無違逆之境,有隨順之樂。 四、 淨—極樂世界,黃金為地,七寶為池,所有一切皆清淨莊嚴。 如果我們生到極樂世界,我們的生活環境如何呢?極樂世界到處都是七寶所合成的,所以先介紹七寶(如後七寶雖是取名同於此方,實則一一超勝此方之七寶百千萬倍,如佛說無量壽經中所說,猶如第六天之七寶): 一、 金 二、 銀 三、 琉璃—為青色是玉的一種。 四、 玻瓈—狀似水晶有赤、白及青三種顏色。 五、 硨渠—硨磲是深海貝類之最大者,長徑達一米左右,殼很厚,內殼為白色而光潤,外殼呈黃褐色,將其尾端最精華者進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裝飾寶石。 六、 赤珠—真珠普通呈灰色,赤珠則指真珠之稍帶赤色者。純赤色之真珠極其難得。 七、 瑪瑙—翠綠玉或帶有深綠色光輝的寶石。 極樂世界空間廣大無邊,地勢平坦,七寶為地,氣候溫和怡人,國中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過諸天人所受用的,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天空中響徹著美妙的音樂,隨著極樂世界眾生身體的所在,空中地上自然隨現七寶樓閣(若至十方佛土,七寶樓閣亦然跟隨),其莊嚴勝過此界六欲天上,天帝所居百千萬倍,樓閣的內外左右有浴池(七寶池),七寶池(有四十里四方或廣大如海且其數無量無數,乃念佛海眾生長之所)中充滿了八功德水(補述於後),眾生若入寶池,要水淹到身體哪裡就淹到哪裡,要從上灌下來就從上灌下來,冷暖都隨著心意,開神悅體洗滌內心的污垢,水流速度不快不慢,波揚無量自然美妙的說法音聲,聽到以後自然歡喜無量,其水清淨香潔味如甘露,池底有七寶所成之沙,池岸上有寶香樹,花朵樹葉茂盛四處垂布,寶樹散發著香氣,池中另覆蓋著無量無數微妙香潔的蓮花,有綠色、黃色、紅色及白色等種種顏色,並放射出豐富璀燦的光芒,以及百千種奇妙雜色之鳥,發出柔和清雅的聲音,音聲流暢地演說著佛法。極樂世界不但常作天樂,常見風吹散天花繽紛落下,猶如地毯遍滿佛土,不但柔軟放光而且有強烈的香氣,腳踏上去陷下四寸,腳舉起來又復原,使用完了地面就裂開,花就化沒且清淨無遺。更能夠常聞無量寶香飄散。而且一切萬物皆放光明,盡善盡美。最令人嚮往的是,能夠隨時見佛亦可隨時聞法,而且最終必然成佛。地上到處都有七寶樹,樹上結滿可食用的果實,寶樹放出無量光明,有自然的徳風緩緩的吹拂,風吹寶樹及樹上羅網,響起自然美妙的音樂及微妙的法音,其音聲勝過第六天的百千種樂,且響徹十方佛土,聽到的人塵勞垢習自然不起,並由此流布萬種溫雅徳香,風吹觸身心中自然感到快樂,猶如比丘(佛教受具足戒後的男性出家僧侶)得滅盡定(滅盡了所有煩惱的狀態)。另阿彌陀佛的講堂周圍有道場樹,也是眾寶合成,且放射出百千萬色的光並時時變化,能照極遠無有邊際,上面覆蓋著珍珠寶網,極樂世界眾生若見此樹,能得三法忍(補述於後),當你想吃飯的時候,各種七寶食器自然現前,好吃的百味飲食自然充滿,吃飽以後身心柔軟,不會貪戀著滋味,完畢飲食及食器皆自動消失,當你想穿衣服,上好的衣服自然穿上,且自然美妙。極樂國土皆以七寶造成,莊嚴無比,一切眾生,思食食至,思衣衣來,凡有所求,悉皆如意,則貪從何起;國內皆是諸上善人,互相愛護,則瞋從何起,一切眾生恆聞妙法心常了悟,則何癡之有。既無此三種惡因,豈能感報三塗苦果,故佛說無量壽經云:「無三惡道。」也許你會想,極樂世界水、鳥、風、樹晝夜出音,或常演妙法,不曾間斷,豈不過於吵鬧?對喜歡安靜的人怎麼辦?這個不必擔心,因為只有你想聽到的時候才會聽到,不想聽時自動無聲。 三法忍: 一、音響忍—信難信之理而不惑為忍。聞法悟道,知一切法不實,如空谷回響名音響忍。 二、柔順忍—對順境不起歡喜心,對逆境不起瞋恚心,從順逆境界中,證得宇宙人生的真相。 三、無生法忍—以真實的智慧,安住在不生不滅的事實真相中。 這三種忍都是地上大菩薩所證得的境界。 八功德水具有八種功德: 一、 澄淨—澄明淨潔不同此土昏擾混濁。 二、 清冷—清湛涼冷不同此土冬凍暑熱。 三、 甘美—甘甜美妙不同此土鹹淡臭劣。 四、 輕軟—輕揚柔軟不同此土凝滯沉重。 五、 潤澤—光潤滑澤不同此土腐褪枯澀。 六、 安和—安靜順和不同此土兇流易暴。 七、 除飢渴—非唯止渴亦能療飢不同此土飽脹増病。 八、 長養善根—增長養育諸善根不同此土損害沒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