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設得多利養,長時享安樂, 死如遭盜劫,赤裸空手還。 再者,即便獲得豐厚利養,能長時間地盡情享樂,可是在死亡時就像遭受強盜搶劫一般,絲毫也無權帶到後世,最終只能是赤裸裸地空手離開人間。 以前藏傳佛教中有一個黑馬喇嘛,他一輩子享用信財,沒有好好地回向,死後轉生為孤獨地獄的眾生,感受難以堪忍的痛苦。所以大家在積累財富時,應謹慎觀察自相續是否清淨,平時該懺悔的懺悔、該清淨的清淨,千萬不要以邪命來生活。否則,縱然你依靠賣經書、賣佛像等手段獲得很多財產,有豐厚的經濟實力,這種生活也沒有意義。佛陀在《毗奈耶經》中說:“當斷一切貪戀利養之心。”作為一個修行人,應盡量斷除貪求利養之心,現在通過學習以後,尤其在有漏財產方面,大家不要特別去希求。以前華智仁波切游化藏地時,常以乞丐形象度化眾生,一次尊者超度亡人後,施主供養他三匹馬,他說:“我不需要任何供養,有三匹馬就會有三匹馬的煩惱。” 當然,要達到他那樣的境界,我們現在也非常困難,但即便如此,自己也不能無惡不作,將基本的因果正見拋之腦後。當今世人為了享樂不擇手段,見此惡劣行徑,法王如意寶曾在一首道歌中說:“現在的人對因果毫不重視,拼命地造惡業,難道地獄已經毀滅了嗎?”我們每個人在短暫的人生中,修行要非常圓滿,恐怕也不一定能辦到,但不管怎麼樣,自己最好不要變成佛教敗類、變成法油子,而應將所學的這些知識盡量融入實際行動中,生活清淨無染地過下去,這應該是我們修行人的願望。人生如夢,一切猶如過眼雲煙,全部都會化為烏有,假如為了虛幻的生活而大造惡業,實在是不值得。 當然,我們口裡這樣說、心裡這樣想,行為不一定能這樣做。但也有些修行人知足少欲,以清淨的行為、清淨的心態來對待眾生,這一點確實非常隨喜。任何一個佛教徒,都應盡量把心放在佛法上,竭力弘揚如此殊勝的世尊教法。現在世間人的想法,很多地方與佛教背道而馳,逐漸將他們的思想轉到正道上來,這是大乘佛教徒不可推卸的責任。 以後你們若回到城市裡,遇到名利等外境時,行為務必要小心注意。當然剛開始誰都會很注意,我原來去某個地方安居,有人供養我十元錢,當時我就非常害怕,覺得自己在邪命養活,馬上念一萬遍觀音心咒來懺悔。但現在跟那時候的心態比起來,覺得非常慚愧。那個時候,不管白天也好、晚上也好,我還是很精進的,心常專注於法義方面,現在雖然也不是離得很遠,但畢竟受到外境的不良影響,修行退失了不少。現在有些剛出家的道友,別人供養他兩件衣服,馬上轉手送人,有些上師給他一點人參,趕緊供養給其他上師,平時自己修行也非常精進。但這種精神能堅持多久不好說。不過,一天有這樣的精進心,也非常值得隨喜贊歎,有些人剛出家就把修行看作一種形象,這是不可取的。 總之,在短暫的人生中,大家應該多積累善法資糧,否則在臨終時,就像一個人在路上遇到強盜,身上的金銀財寶全給搶光了一樣,一切的一切都帶不走。唯一能帶走的是什麼?《涅槃經》中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因此,大家一定要相信因果,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真正了達此理之後,行為必定有所改變。原來,有些人是不懂,有些人雖然懂了,但實際行動中做不到,不管怎麼樣,我內心中非常希望:自他一切學習這部論典的人,都變成名副其實的修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