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西大師云:可惜今時之人,佛尚不肯常稱,於句句中有銷塵融滯之功德亦不知
戀西大師云:可惜今時之人,佛尚不肯常稱,於句句中有銷塵融滯之功德亦不知,便先想一心不亂,豈非鳥無翼而欲飛,樹無根而欲茂,所以每每念彌陀,每每無滋味,念得妄想多,便向別門去。
如本法師解說:念佛當然會有妄想,誰不知道呢?念佛不一定能馬上一心不亂,念佛時,多生累劫的習氣、煩惱會現前,那都沒關係!這都是構成以後往生的基礎,為一心不亂的前方便。誰有辦法一念佛就馬上入一心不亂呢?一心不亂是我們的目標、理想、歸宿。但是,目前做不到不用耽心,戀西大師告訴我們:可惜啊!現代人都不肯認真的念阿彌陀佛,念一句佛號即有銷塵融滯之功德,他全然不知道。何謂銷塵融滯呢?塵就是我們多生累劫的習氣,你所造的一切重業、輕業、惡業,念佛有銷塵的作用。融滯就是有淨化貪瞋癡、無明煩惱的功用。但是,現在的人不了解,認為念佛是愚夫愚婦、沒有常識的人所為,是苦命人在念的;時下剛好相反,以現在台灣寶島來說,念佛的人都是大富大貴之人、有知識的人,不論出家、在家,因為研究淨土三經、三藏十二部教典之緣故,所以知識份子念佛的人愈來愈多,光是台灣寶島博士來出家的,據我所知就有二十幾人,而大學生出家的已經不計其數了,大專生更是無法數得清。所以,你不能說念佛是愚夫愚婦的事,的確!早期佛法較不普遍,知識份子不了解,也沒有機會了解,所以沒有在念佛,而現在有很多知識份子都在念佛,因為他們了解,念佛有銷塵融滯的功德。 所以既然念佛有功德,我們就要好好的念阿彌陀佛,淨化貪瞋癡、無明煩惱。有些人不了解有此功德,一說到念佛,就馬上要一心不亂,他想了一想,自己沒辦法做到,做不到,就不想念,愈不想念,就愈糟糕!試問,鳥兒如果沒有翅膀,怎能飛上天呢?而只有一隻翅膀也不行,要有健全的兩隻翅膀;否則,鳥兒怎能飛呢?樹木若無根,要枝葉茂盛,怎麼可能呢?樹葉要茂盛,樹根一定要穩固。否則,想要枝葉茂盛是不可能的;鳥兒沒有翅膀,要牠飛上天,那也辦不到。如同我們念佛當中,如果沒有妄想念佛、雜念念佛的過程,藉此用功將它壓伏,想達一心不亂也難!有些人會這樣想:我念佛時,妄想那麼多,煩惱那麼多,因此每每念阿彌陀佛,就覺了無趣味:念佛還有那麼多妄想,我乾脆去參禪好了!參禪之後感到吃力,又想乾脆去學密宗好了,吃飽沒事就去灌頂受加持,灌得昏頭轉向也沒受益。每每念佛,每每無滋味,念了之後,妄想那麼多,不如換其他的法門修行,這是不對的! 譬如我現在念佛,妄想比較少了,但是,我終其一生當中,所念的佛號可說是不計其數!念佛有銷塵融滯的功德,因為有佛念就無妄念,有妄念就無佛念,你不念佛,一定念五欲六塵,念殺盜淫妄。所以說: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不要吃飽沒事就動一些殺盜淫妄的念頭,帶來終身的遺憾,這都是因為不念佛,被妄想牽引所帶來的結果。一棟十幾層高的大樓,若沒有地基作基礎,就無法蓋到十幾層樓高。因為地基就是大樓的基礎,沒有地基,無法成就十幾層高的大樓。俗云: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要走遠路,一定要跨出第一步,由近處有耐性的走出去,最後才能到達目的地。稱為:行遠必自邇,「邇」就是近處。登高必自卑,要上十層樓,要以一樓作基礎,咬緊牙關,一層一層的爬上去,爬久了之後,就會到達十樓,若是連第一層樓梯也不肯跨出,也別想爬上十層樓了。有人說:師父!我不用爬樓梯,我都搭電梯。對啊!搭電梯也要從一樓搭上去,沒有一樓的基礎,如何上得了二樓、三樓、四樓呢?故俗云: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所以雖用雜念來念佛,用妄念來念佛,統統不要緊!因為雜念念佛、妄念念佛、有業障來念佛,這都是構成以後一心不亂的因與基礎。這樣知道嗎?也就是說:達不到一心不亂的原因,就是你念佛有雜念、妄想,若因此怕了,不念了,這樣永遠沒有一心不亂可言。所以天底下沒有人,說他沒有下功夫,一念佛就馬上能達到一心不亂的。所以沒有雜念、妄念的念佛作為前方便,如何換回尊嚴的一心不亂呢? 維摩詰經云:不入煩惱大海,不能得一切智寶,一切煩惱皆是如來種。 不入煩惱大海,不歷盡滄桑,嚐盡苦楚的話,這個人就不會覺悟,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智慧都是在經驗累積當中所得,在歷盡滄桑,嚐盡苦楚中學到的。不入煩惱大海,不能得一切智寶,因為一切煩惱皆是如來種。如來和我們一樣當過凡夫,由煩煩惱惱當中,一一解脫淨化,解脫一切煩惱,當下即是如來,如來所成就的智慧,也是由煩惱淨化當中而來。諸位了解嗎?想要一心不亂,也要由妄想念佛、雜念念佛而來。不用耽心,念久了之後,功夫就展現了,當煩惱、無明淨化之後,最後,一心不亂非你莫屬。 所以天底下做任何事都要有經驗。社會上有很多企業家、賢達、名流士紳,過去也是顛沛流離、歷盡滄桑,最後,他成功了。所以九十九次的失敗沒關係,最後一次成功,就是真正的成功。因為九十九次的失敗,這是構成以後成功的基礎、條件與經驗。沒有這些經驗,馬上就能成就的人,除非是過來人;若是一般人,有了一些失敗無妨,這都是構成以後成功的經驗。諸位了解嗎? 如本法師也不是天生就善於講經,我以前也失敗過很多次,但是,愈失敗愈有經驗,愈失敗就愈學習才能進步,最後,講經說法最起碼舌頭不會打結,不敢說很厲害,但是還算流利。所以,這也是我累積經驗,努力認真弘法度眾生,最後,才得到一點辯才,最起碼就如我所說的:講話不會打結,正說反說,橫說豎說,但是,就是不會說錯。同理,只要認真念佛,不用怕妄想,佛不會虧待我們。 高雄有一位菩薩,她念佛非常精進,此人過去是一位大企業家,一生中歷經大風大浪,有一段時間,還差點破產倒閉,她說:這除了我的努力以外,都是靠諸佛菩薩加被,讓她能度過重重難關。她所嚐過的世間苦楚自然不在話下。年輕時,丈夫就往生了,獨力撫養兩男一女,含辛茹苦三十幾年,後來事業非常有成就。五十五歲受三歸依、五戒,然後,漸漸的把事業交給她的兒子。精進用功的她,每日至少誦阿彌陀經一遍,佛號三萬句,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當她發願時,往往痛哭失聲,吃過很多苦的人,感觸特別多,歷盡滄桑的人,很有感想,所以,每當她發願時,淚水就奪眶而出。她都這樣說:「阿彌陀佛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世間如苦海,三界無安,願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當我百歲命終時,能接引我往生淨土。」她都跟阿彌陀佛說悄悄話,吐露心聲,吃飽沒事就向阿彌陀佛哭訴,讓阿彌陀佛無處可躲,她向佛發願:「阿彌陀佛!您如果沒有來接引我,我不會善罷干休,這樣事情就嚴重了,我們兩人就有深仇大恨了。」帶有半恐嚇的語氣,想必阿彌陀佛也怕被人恐嚇,會比誰都緊張!當她往生時,佛來接引了。聽她此番敘述,我莞爾一笑,不過,也有道理,你不能說她講得沒有道理。她還很理性聲稱:「我在極樂世界證得果位後,會再回到娑婆世界度化無量眾生。」然後,在她七十九歲時,大聲稱念阿彌陀佛,喊了三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最後一聲拉得很長,在大眾助念當中,她說了一聲:佛來了,我要走了。然後就不說話,往生西方淨土了,而且是面帶笑容。往生之後十幾個小時,她的關節、雙手仍然很柔軟,頭頂上仍有餘溫。所謂「頂聖眼生天」,頭頂溫熱是往生淨土的瑞相。這樣諸位知道嗎?所以,吃飽沒事就念佛,將感情、性命全部投入,一切功德都迴向西方淨土,最後,必能蒙佛接引,往生淨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