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與十善的關係及因果

五戒與十善

界詮法師 2021/05/18

十善含攝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併稱。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報。十善亦為五戒之分化,離五戒並不別有十善。以類別而言,十善分屬身、語、意三業。持修十善之行,乃為生於善道之行,謂十善業道,反之為十惡業道。

業行的體相差別,非常深廣複雜。但一切業行,以十業道為根本。十業道中有善有惡,惡的名十惡業道,善的名十善業道。十惡業道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瞋恚、邪見。與十惡業道相反則為十善業道。

五戒中的妄語,實則含攝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之三善。兩舌是挑撥離間;惡口是譭謗攻擊、罵詈、諷刺、刻薄語言等;綺語是花言巧語,言不及義等語。可知五戒概括了十善的身語二業的七支善戒。至於意業所屬的貪慾、瞋恚、邪見三支,如不假身語二業的表現,便不成其為善惡之造作。意業三支,由身語七支所攝受,意業支配身語二業,身語二業表現意業,意業不能不假身語二業而有所造作。身語二業,若無意業為其造作惡的主宰,所造惡業。亦不成重罪,甚至無罪。所以,五戒即具十善。

五戒中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即十善中的身三業,為救生、布施、梵行。五戒中的不妄語,即含攝十善中的口四業,為誠實語、和諍語、愛軟語、質直語。五戒中的不飲酒,可為十善中的意三業,即為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因酒能令人昏沉迷惑而失理智、貪、嗔、邪見亦為如是。

十業之果報

行十不善業的果報,在《華嚴經》中說得非常明瞭。即:「十不善道,是地獄、畜生、餓鬼受生因;十善業道,是人天因。十不善道,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

於中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

邪淫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

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

兩舌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弊惡。

惡口之罪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

綺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瞭。

貪慾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

瞋恚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恆被於他之所惱害。

邪見之罪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諂曲。」

行十善道,能成就人天乃至無上菩提。《十善業道經》說:「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以十善業道為根本而成就。」修持五戒十善,有出離心,方可證得賢聖果位。如果但求人天福報,或其戒力薄弱,可不墮於三途,待因緣成熟,發出離心,越出三界。或持一二戒,亦可保住人身。以其所持戒力強弱,決定果報之殊異。滿持五戒,可生欲界第六天,多半是生到四天王天及三十三天。生色界及無色界為禪定之力,非此能得。作為佛弟子不應求人天福報,應求出世無漏聖果。

 

回主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