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見性,方稱圓滿「第四重,佛告阿難,如來之所以出興於世者,只為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這是深入證信的第四重,說出佛為什麼要出現在世間,他來幹什麼的。我們在大乘經裡面學過,了解佛確確實實是應眾生之感,眾生有感佛就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眾生的感很複雜,有顯感、有冥感,而如來、法身菩薩的應非常單純,就是此地所說的,那是什麼?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離苦得樂達到什麼程度?一定要幫助眾生成佛,他徹底離苦了,幫助他到菩薩不夠,一定教他圓滿成佛,證得妙覺果位,這才叫做圓滿的慈悲,真正的度脫。 那我們今天學佛,我們心要跟佛心相同,願要同佛願,解行亦如是。我們不能忘記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第一條是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此地講的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現在問題來了,我們自己真實之利沒得到,怎麼能幫助別人真實之利?所以我們要先成就自己。先成就自己,你得依四弘誓願第二句,「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斷盡了,才「法門無量誓願學」。煩惱沒斷盡,所有一切修學的方法全是為斷煩惱,這個一定要知道。我們在修學某一個階段是某一個目標,清清楚楚你才能達到,不能混在一起,混在一起,煩惱斷不了,法門也沒學成,你錯了。 佛菩薩教導我們、古聖先賢教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為什麼?為斷煩惱。因為你一門,你心是定的;你太多了,你心就亂了,得懂這個道理!一門才能斷煩惱,門多了煩惱斷不掉。所以我們知道,一門是戒定慧,多門戒定慧就沒有了,沒有了就變成世間的知識,廣學多聞,這是世間的知識。 某人讀書多,知識豐富,通家,樣樣都通,通家,這是讚歎別人的。他是不是真通?他沒學過他都不知道,學過了才曉得,沒有學過他不知道。如果真通了,像佛這是真通,沒學都知道,不用學。為什麼不用學?他見性了。所以一切法不離自性,只要見性,沒有一樣不知道;有一樣不知道,你沒見性。所以佛法修學,八萬四千法門,包括我們念佛求生淨土,終極的目標是什麼?明心見性。 我在早年的時候,對於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為就可以了,我只講到此地。老師告訴我,不行,你還差一句。我說差什麼一句?明心見性。這才曉得到極樂世界明心見性,這才圓滿!此地見不了性,到極樂世界去,見性成佛,真正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