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地與煩惱01歡喜地,菩薩既滿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窺心性,破見惑,證二空理,成就檀波羅蜜,生大歡喜。 初地(歡喜地),一登此地,現證法性,得未曾得,生大歡喜。 此時,世俗菩提心轉為勝義菩提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菩薩。此地菩薩斷除身見結、疑結、戒禁取見結,遠離不活畏、死畏、惡名畏、惡趨畏、大眾畏,圓滿佈施波羅密,開始示現八相成道。 初地菩薩,不再受生惡趣。 其實,從四加行的忍位開始,就決定不入惡趣,俱舍頌中“忍不墮惡趣”即是此意。與小乘比較,小乘第八聖預流向與初地一樣,斷三種結,滅惡趣道,除異生性。不過,初地菩薩比二乘殊勝,依唯識說,二乘只證人空不證法空,而菩薩則雙證我法二空,智慧超過二乘聖者,依中觀說,初地菩薩只在福德方面超過二乘 在智慧方面,中觀認為二乘也證法空,只有七地以后,菩薩的智慧才會超過二乘。 煩惱障的斷除 煩惱障的中見所斷煩惱的現行,在菩薩初地前便已伏除,而見所斷煩惱的種子於在菩薩初地時初斷。 煩惱障的中修所斷煩惱的一切種子在菩薩八地前全部斷盡。煩惱障的修所斷煩惱的現行在菩薩初地之前之三賢位便漸漸伏除,到了菩薩要進入初地之前,便已經性障永伏如阿羅漢。
通往天空的十道雲梯——認識「華嚴十地」(二) 歡喜布施.第一地 初地「歡喜地」,也被稱為「極喜地」。進入歡喜地,菩薩斷除容易執著分別的凡夫性障,確實知道:「不久的將來,我必定會成佛。」就像誕生在佛陀家中,註定會繼承佛陀的一切功德,荷擔起佛法家業,菩薩因此獲得遠遠勝過世間的快樂。有趣的是,此地菩薩特別樂於布施,聽到別人有所請求,心裡更是歡喜得不得了呢!以乘位來說,初地相當於人乘,多在世間擔任領導者。
一、歡喜地∶ 初地的菩薩,斷除了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不再有執著恐怖、顛倒、夢想。不憂慮生活,不懼怕死亡,不怨人毀謗。進入初地的菩薩,等於生到諸佛如來的家中去了。助人為本,以布施為樂,能紹隆佛種,能弘法度生,因為分證了佛陀的法身,相應了菩提,歡喜踴躍,所以叫歡喜地。
從初住至十迴向,一共三十個階位,乃是菩薩的賢者位,通常簡稱為三賢位。十迴向的最後一念,首先破一分無明,便入初地。十迴向位修習中道觀,以中道觀破一分無明,便顯一分三德,而證第三不退,稱為念不退,開佛眼,成一切種智。初地以上,便是聖位菩薩了。
初地以上的聖位菩薩生死,是由自己的願力決定的,能夠自由作主的。所謂念不退,是指了知生死本際,涅槃本際,煩惱本際,菩提本際;生死涅槃,煩惱菩提,不一不異,念念能與佛智相應的意思。所以,菩薩到了初地以上,便能自由化現,雖是菩薩,而能分身百界,以佛的姿態出現,教化有緣的眾生。但要究竟成佛,尚須地地破除無明,地地分證中道,地地增顯三德,地地開一分佛眼。到了第十法雲地,再破一分無明,便進入一生補處的等覺階位;所謂等覺,乃是相等於佛而又略微不同於佛的意思。到了等覺位的菩薩,除了佛陀,無人能夠測知等覺與佛的不同之處。
華嚴 關于十地的意義,各宗因所據教義有別,往往有不同的解說,茲依法相宗教義試釋華嚴十地如次︰ (1)歡喜地︰菩薩至此位舍離無始以來的異生性,初得聖性,具證人法二空理,能利益自他而生大喜,故名。
印順 菩薩因地中,已現證法性的,有十地,也叫十住地。 初住地,名為'極喜地',也譯作歡喜地。 地是能生功德的意思;現證法性的,依法性能生種種無漏功德(所以也叫法界),如依地而生草木珍寶一樣。初地,是菩薩入見道的位次,現證法性。菩提心與法性相應,名勝義菩提心。分證了無上菩提,所以也可稱為(分證)成佛了。那時,歡喜已極,如初得定的,也歡樂踴躍一樣。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系樂,觀察如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于通達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惡名畏'了。進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來家。凡是證法性的,就能斷煩惱。初地菩薩所斷的,是見道所斷的一切煩惱障,扼要的說︰'斷除三種結'──身見、戒禁取、疑。中觀者說︰我執法執,都是煩惱障,是大小二乘所共斷的。差別是︰聲聞直觀無我無我所,斷惑證真,不一定深觀法空,所以不能斷除習氣──所知障。而菩薩是︰初學就勝解法空性,深細抉擇,後觀無我無我所而證入法空性,所以也斷三結,而且能漸斷習氣,習氣凈盡就成佛了。約所修的菩薩行來說,當然是自利利他,廣修六度、四攝、無邊法門。但經中約特勝的意思說,初地菩薩的布施功德最為殊勝,也稱為布施波羅蜜多圓滿,初地菩薩是沒有一樣不能舍的。一地一地的功德,非常廣大,如《十地經》等詳說。
初地菩薩住於歡喜 初地菩薩有七個徵象:(一)能堪忍受,能為難事,心不退沒。(二)不好諍訟。(三)身心柔軟安隱。(四)說法時心得踴悅。(五)對於佛法,信心清淨。(六)悲心湣念眾生,給予他們救護。(七)無嗔恚心,心常樂慈行。 一個凡人若證到初地菩薩的果位,一切就發生了質變,他能在一刹那頃產生一百個化身(意生身),去一百個淨土面見百佛尊;以神通力了知有住世的必要時,則以自己的功德力加持壽命,使之住壽歷經百劫,色身依然不壞並廣作饒益眾生的事業;亦能證入前際百劫與後際百劫,即菩薩智見能入前際後際的百劫諸事;一刹那頃能入起百種三昧定;一刹那頃能震動百世界;一刹那頃體放光明能遍照百世界;以神通力一刹那間教化、成熟百有情的相續;能于一刹那頃往遊百佛刹土;以勝妙的智慧力一刹那頃能正思擇百種深奧法門。
煩惱障的斷除 煩惱障的中見所斷煩惱的現行,在菩薩初地前便已伏除,而見所斷煩惱的種子于在菩薩初地時初斷。 煩惱障的中修所斷煩惱的一切種子在菩薩八地前全部斷盡。煩惱障的修所斷煩惱的現行在菩薩初地之前之三賢位便漸漸伏除,到了菩薩要進入初地之前,便已經性障永伏如阿羅漢。
成唯識論卷第十 護法等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0054a06] 此十一障二障所攝。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八地以上畢竟不行。所知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於十地中漸次斷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永斷盡。彼障現起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伏盡。八地以上六識俱者不復現行。無漏觀心及果相續能違彼故。第七俱者猶可現行。法空智果起位方伏。前五轉識設未轉依無漏伏故障不現起。雖於修道十地位中皆不斷滅煩惱障種而彼麁重亦漸斷滅。由斯故說二障麁重一一皆有三位斷義。雖諸位中皆斷麁重而三位顯。是故偏說。斷二障種漸頓云何。第七識俱煩惱障種三乘將得無學果。時一剎那中三界頓斷。所知障種將成佛時一剎那中一切頓斷。任運內起無麁細故。餘六識俱煩惱障種見所斷者三乘見位真見道中一切頓斷。修所斷者隨其所應一類二乘三界九地一一漸次九品別斷。一類二乘三界九地合為一聚九品別斷。菩薩要起金剛喻定一剎那中三界頓斷。所知障種初地初心頓斷一切見所斷者。修所斷者後於十地修道位中漸次而斷。乃至正起金剛喻定一剎那中方皆斷盡。通緣內外麁細境生品類差別有眾多故。二乘根鈍漸斷障時必各別起無間解脫。加行勝進或別或總。菩薩利根漸斷障位。非要別起無間解脫剎那剎那能斷證故。加行等四剎那剎那前後相望皆容具有。
大乘見道在初地 經文03-04《成唯識論》 03《成唯識論》: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 所知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 (極喜地就是初地) 04《成唯識論》:『初地』已上菩薩。已『證二空所顯理』故。已得二種殊勝智故。已斷分別二重障故。能一行中起諸行故。雖為利益起諸煩惱。而彼不作煩惱過失。故此亦名不退菩薩。 所有經論的「大乘見道」都在「初地」,《成唯識論》所說的「大乘見道」當然也在「初地」
煩惱障的斷除 煩惱障的中見所斷煩惱的現行,在菩薩初地前便已伏除,而見所斷煩惱的種子於在菩薩初地時初斷。 煩惱障的中修所斷煩惱的一切種子在菩薩八地前全部斷盡。煩惱障的修所斷煩惱的現行在菩薩初地之前之三賢位便漸漸伏除,到了菩薩要進入初地之前,便已經性障永伏如阿羅漢。
初地菩薩在上一次的說明當中,已經讓大家了解,祂所具有的條件之一,就是要性障永伏如阿羅漢。初地菩薩祂永伏性障,但是並沒有完全斷除性障,但是祂的煩惱障的現行已經斷除了,成為四果的解脫。也就是說祂能夠證慧解脫,可是祂不取證。因為發起摧滅邪說、救護眾生的大願,而故意留下一分我執思惑,也就是法貪和法嗔,來潤未來世生(留惑潤生)。
解深密經 [0708a01]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於諸地中所生煩惱,當知何相?何失?何德?」 [0708a03]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無染污相。何以故?是諸菩薩於初地中,定於一切諸法法界已善通達,由此因緣,菩薩要知方起煩惱非為不知,是故說名無染污相。於自身中不能生苦,故無過失。菩薩生起如是煩惱,於有情界能斷苦因,是故彼有無量功德。」 [0708a09]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甚奇!世尊!無上菩提乃有如是大功德利,令諸菩薩生起煩惱,尚勝一切有情、聲聞、獨覺善根,何況其餘無量功德?」
◎附一︰印順《成佛之道》第五章(摘錄) 菩薩因地中,已現證法性的,有十地,也叫十住地。初住地,名為「極喜地」,也譯作歡喜地。地是能生功德的意思;現證法性的,依法性能生種種無漏功德(所以也叫法界),如依地而生草木珍寶一樣。初地,是菩薩入見道的位次,現證法性。菩提心與法性相應,名勝義菩提心。分證了無上菩提,所以也可稱為(分證)成佛了。那時,歡喜已極,如初得定的,也歡樂踊躍一樣。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惡名畏」了。進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來家。凡是證法性的,就能斷煩惱。初地菩薩所斷的,是見道所斷的一切煩惱障,扼要的說︰「斷除三種結」──身見、戒禁取、疑。中觀者說︰我執法執,都是煩惱障,是大小二乘所共斷的。差別是︰聲聞直觀無我無我所,斷惑證真,不一定深觀法空,所以不能斷除習氣──所知障。而菩薩是︰初學就勝解法空性,深細抉擇,後觀無我無我所而證入法空性,所以也斷三結,而且能漸斷習氣,習氣淨盡就成佛了。約所修的菩薩行來說,當然是自利利他,廣修六度、四攝、無邊法門。但經中約特勝的意思說,初地菩薩的布施功德最為殊勝,也稱為布施波羅蜜多圓滿,初地菩薩是沒有一樣不能捨的。一地一地的功德,非常廣大,如《十地經》等詳說。龍樹菩薩曾略攝初地的功德說︰「初地名歡喜,於中喜希有;由三結滅盡,及生諸佛家。因此地果報,現前修施度,於百佛世界,不動得自在。於剡浮等洲,為大轉輪王;於世間恆轉,寶輪及法輪。」
第六識頌-3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第六識依無漏種子,發起無漏智,登入初地歡喜地。 初地菩薩,雖破分別我法二執伏俱生我法二執,證真如,能以「根本智」「觀空」,「後得智」「觀俗」,然未得「無功用行」之無生法忍,因僅能「伏住」「俱生我法二執」,未斷除俱生起之我法二執,故在入觀位時,(觀者,觀察妄惑,達觀真理指觀智,能達觀真理,離諸情計,故名為觀),俱生我法二執不起,但在出觀位時,這俱生起的我法二執仍不時的起現行。 「纏眠」即指「起現行」義,又作煩惱解。也因俱生我法二執未斷,故第六意識所轉之妙觀察智,仍是下品之妙觀察智,至八地破俱生我執,無功用行轉中品妙觀察智,至十地滿心方轉為上品妙觀察智。 當証得下品妙觀察智的聖者,由觀而入於「根本智」時,「俱生我執、法執」也能同時伏住不現起,但是一旦出觀,在生活上的複雜待人處事上,無始以來的潛藏著俱生我執、法執習氣還會不時的起現行,所以在唯識義上稱此現象為「俱生猶自現纏眠」。 在初地,第六識雖轉成妙觀察智,但俱生所起二障還沒斷盡,有時猶自現行纏繞,有時或眠伏不起現行,但並沒斷,遇緣則會生起現行。 「遠行地」即「七地」,「遠行地後」指第八不動地以後,第「八地」名「不動地」,此位菩薩「無漏無分別智」,任運相續,一切有相功用,及諸煩惱不能動之,證無生法忍,「無功用行」,八地菩薩,除破分別我法二執外更破俱生我執,微細之俱生法執未破,以破我執故,則一切煩惱不能動之,轉中品妙觀察智。
眾生與分段生死 從凡夫到證阿羅漢果以前,一切有情眾生皆有分段生死煩惱。 阿羅漢、辟支佛已能解脫分段生死煩惱。 八地、九地、十地菩薩,乃至等覺菩薩、妙覺菩薩、佛地皆已同證大乘阿羅漢果,雖利樂眾生永無窮盡而不入無餘涅槃,但已無分段生死煩惱。 初地以上至七地的菩薩,皆有能力斷分段生死煩惱,能入無餘涅槃而不入。[2]
不思議變易生死 【術語】二種生死之一。離三界生死之身後以至成佛之界外生死也。由煩惱之力起有漏之善惡業,由此業所感之三界五趣果報,曰分斷生死,以所謂可求之菩提在實,可度之眾生在實之法執即所知障為助緣,起無漏之大願大悲業所感得之細妙殊勝果報,曰不思議變易生死。由無漏之悲願力改轉分段生死之麤身,而受細妙無限之身,故云變易,為無漏之定願力所助,妙用難測,故名不思議。為大悲意願所成之身,故亦云意識身。或云無漏身。亦云出過三界身。若依相宗之判,二乘之無學,迴心而入大乘,則涅槃之後,直受變易身,有學之聖者,轉向大乘,於初地已後亦得受變易身,若菩薩八地已上受變易身,一類智增之菩薩初地已上受變易身。若依性宗之制,則二乘之無學及菩薩之種性已上得隨應而受。唯識論八曰:「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感,妙用難測,名不思議。」
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 分段生死(或作分斷生死)指未實證解脫道極果阿羅漢果的一切有情眾生,包括凡夫及已證解脫初果乃至三果的佛法修行者,因為仍有無明的煩惱纏縛,不能入無餘涅槃,仍有受後世三界有的種子,所以無法出離於三界六道生死,而不斷一世又一世的出生於三界當中,然後壽盡而捨報後又在出生,一次又一次的連續又輾轉的現象,是分段而受生死的,所以稱作分段生死。 變易生死指大乘佛菩提的初地菩薩以上、或解脫道的二乘修行人已證解脫極果阿羅漢果者而回入大乘者,皆有能力入無餘涅槃,而其解脫證境已不受三界之輪迴,故屬不受分段生死。雖然不會有在三界中受生的種子,但由於仍有種子的變異,故說仍有變易生死。而變異生死要至佛地才能斷除。因為佛陀具足一切種智,了知一切有情的所有的心法及心所有法,這個智慧包括了四智圓明──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以及成所作智,一切法界體性皆已具足了知通達,對於分段生死的諸法及能斷分段生死之一切智、變易生死諸法及斷變易生死之一切種智皆悉了知。[2]
初地菩薩的華報為閻浮提王,為什麼菩薩不直接成佛,而要當人王呢?菩薩為了成佛,只伏惑而不斷惑,其目的就是為了在三界受生,才能行化他的事業,廣修六度萬行,稱為留惑潤生。但為何菩薩僅伏惑而不斷惑呢?其原因是為了慈悲度眾生。「不斷煩惱」,是靠惑業才能受生,若斷了惑業則不能在三界受生行菩薩道。不像聲聞乘修禪定、斷煩惱,而急於出三界、了生死、證涅槃,就不能表現菩薩求無上道的精神。 初地菩薩寄位在人天乘,只是為了成就升天法,做為人王嗎?還是有更深層意涵的出世法呢?《華嚴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隨順如是大悲、大慈,以深重心住初地時,於一切物無所吝惜,求佛大智,修行大捨。」
僧伽吒經第2卷 [0968b27] 爾時,世尊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以此義問於如來。善男子!譬如有人大富饒財,多有奴婢,多有田宅、園林、穀米、大小麥豆、稻秫、胡麻,彼於春時一切種植,至時則熟,熟復收穫,各各別盛,盛已食之,至於春時種之如前。善男子!眾生本業亦復如是,受樂報盡復作善業種諸善根,種善根已增長善法,增善法已得大歡喜。藥上!以歡喜心於百億劫樂報不失。善男子!如初發意菩提薩埵,不墮惡道總知諸法。」 [0968c08] 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云何初發意菩提薩埵而見夢也?」 [0968c09] 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初發意菩提薩埵,於其夢中多見怖畏。何以故?淨一切業不可以身而受眾苦,以是罪故夢見怖畏。」 [0968c12] 藥上白佛言:「世尊!初發心菩提薩埵,夢中見何等怖?」 [0968c13] 佛告藥上菩提薩埵:「善男子!其人夢見熾然火聚,彼菩提薩埵應作是念:『以此火聚燒我一切煩惱。』藥上!是名第一夢見怖畏。又見水流垢濁不淨,彼初發心菩提薩埵應作是念:『漂我一切結縛煩惱。』藥上!是名初發心菩提薩埵第二夢見大怖畏也。」 [0968c19] 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見何怖畏?」 [0968c20] 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於其夢中自見剃髮。藥上!菩提薩埵見已不應恐怖。何以故?應作是念:『剃貪、瞋、癡、墮六道生。』善男子!如是菩提薩埵不墮地獄,不墮畜生,不墮餓鬼,不墮龍中,不墮天中。藥上!初發心菩提薩埵,唯生清淨佛國土中。」 [0968c26] 佛告藥上:「當來末世後五百歲,有諸菩提薩埵心願菩提,以發心故,得眾多人毀辱打罵。藥上!於彼但應為其說法,菩提薩埵不應起於瞋恚之心。」 [0968c29] 佛告藥上:「我於無量百千億劫行諸苦行。善男子!我不為資生國土財產,為知諸法實相故。藥上!我行苦行,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聞此法,即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藥上!此法甚深,如是法門難得聞名;若得聞此法門名者,一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藥上!是人得超千劫生死,生淨佛國,善知滅道,知第一道,識第一善根,成就無比神通知無比滅。藥上!於汝意云何?云何名滅?」
敗壞菩薩 「成就菩薩」之對稱。指菩薩之敗壞佛種者。據大智度論卷二十九載,敗壞菩薩者,本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不遇善緣,五蓋覆心,行雜行,轉世受大富貴,或作國王或大鬼神王、龍王等,以本造身、口、意惡業不清淨,故不得生諸佛前及天上人中無罪之處。反之,成就菩薩則不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且慈愍眾生。
地上菩薩方便行十惡 【南山律學詞典】 子題:度海人、羅剎、浮囊、淨心地 行事鈔·沙彌別行篇:「攝論雲,菩薩得無分別智,一切塵不顯現,由有勝智方便,具行殺生等十惡。由前有利益故,自無染濁過失;縱有利益,有過失不應行。准此,初地已上,方得用此無分別智,故地前不合。涅槃,持息世譏嫌戒,與性重戒無別。因說菩薩持戒相,羅剎乞浮囊喻,明五篇六聚護罪法。又云,若未住不動地,有因緣故得破戒,此則八地以上;或可淨心地以上。」資持記釋云:「勝智,即無分別。方便,謂誘化眾生。前有利益,即利他;自無染濁,即自利。必具二利,方乃行之,故云縱有等。准下,判位。初地已上者,故知十聖方許行之,地前三賢,猶制不合;況餘凡愚,安可僭濫?涅槃,初明持相。息世譏嫌,即目遮戒。遮性等持,故云無別。因下,次以喻顯。度海人喻菩薩,羅剎喻三毒,浮囊喻具戒。又下,判位,初依經判,須至八地。不動者,攝論雲,由一切相作意功用,不能動故。則知聖人復須深地,由事極難,恐有倚濫,是故經家復急於論。或下,次會論文。淨心[地],即初地,無著論雲,由見法心淨,離諸垢染故。」(事鈔記卷四一·一四·一○)
引攝論示異相 本文:p.249LL07 《事鈔》又云:「《攝論》云:『菩薩得無分別智,一切塵不顯現,由有勝智方便,具行殺生等十惡。由前有利益故,自無染濁過失。』縱有利益,有過失不應行。 準此,初地已上方得用此無分別智,故地前不合。」 《資持》釋云:「二《攝論》中。勝智即無分別。方便謂誘化眾生。 準下判位。初地已上者,故知十聖方許行之,地前三賢猶制不合,況餘凡愚安可僭濫。」 《濟緣》云:「無分別智謂觀諸法如實平等,故無分別。唯一真體,外塵本無,故塵不顯現。方便即權巧。有利益者謂利他也。自無染者謂自利也。具此二利雖行無犯,互有所缺亦不行之故云縱有等。 今時愚人,不量位地,不知權行,作惡無恥,妄引為例,自誤誤他,難可救也。」 消文: 律祖在《事鈔》中再引《攝大乘論》宣說異相,如下: 菩薩證得無分別智時,不再妄執一切塵境,以無分別智權巧方便攝眾生,而示現殺生等十惡業。這是由於對現前的眾生有利益,而且自己內心沒有染濁的過失。然而,縱使對現前的眾生有利益,自己內心如果有煩惱染濁的過失,則不應該行殺生等十惡業。 消文者按,T31 No. 1592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卷下:「若菩薩如是方便善巧故。殺生等十種業修行。是以不惡。成得無量功德。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T31 No. 1593真諦譯《攝大乘論》卷下:「若菩薩由如此方便勝智行。殺生等十事無染濁過失。生無量福德。速得無上菩提勝果。」T31 No. 1594玄奘譯《攝大乘論本》卷第三〈增上戒學分第七〉:「甚深殊勝者。謂諸菩薩由是品類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種作業。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依照《攝大乘論》的標準,初地以上見道位的聖者菩薩,才具備無分別智的成就,所以地前以下的凡夫菩薩不能開許。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析釋《事鈔》文,如下: 二、《攝論》 《攝大乘論》中提到「勝智」就是指無分別智,「方便」是指誘導教化眾生。 「準此」以下,判位,明開許的位階。「初地已上」明確指示十個位階的聖者菩薩,才開許行殺生等十惡業。地前三個位階的賢位菩薩,制戒並未開許,何況其餘凡夫和愚痴之人,豈可僭越浮濫?消文者按,聖者菩薩指十地位的菩薩,即歡喜地,乃至法雲地;賢位菩薩指十住位乃至十迴向位的菩薩,計有三十階位。 此外,元照律師在《濟緣》中作了如下解釋: 「無分別智」的意思,是以真實不虛的平等智,觀察一切法,所以說「無分別」。唯一真如之體,一切外境本來都是無,所以說「塵不顯現」。「方便」也就是權宜善巧。「有利益」指的是利他。「自無染」指的是自利。如果具備自利利他,雖然開許行殺生等十惡業,但是如果二利互有所缺,也不開許,所以說「縱有」等。 當今有許多愚痴的人,沒有審度自行的修行成就,不知權宜變通而行,造作惡業不但不知羞恥,甚至虛言誑他,引為範例,自誤誤他,這些人實在無可救藥。
【初地菩薩離五怖畏】 p0684 瑜伽四十七卷二十一頁云:由諸菩薩、已能發起善決定心;於五怖畏、皆悉除斷。由善修習無我妙智;分別我想,尚不復轉;況當得有分別我愛,或資生愛。由是因緣,無不活畏。由於他所、無所希望;常自發起如是欲樂:我當饒益一切有情;非於有情、有所求覓。由是因緣,無惡名畏。由離我見。於我無有失壞想轉;故無死畏。自知死後、於當來世,決定值遇諸佛菩薩。由此決定無惡趣畏。由意樂見一切世間,尚無有一與我齊等;何況殊勝。是故無有處眾怯畏。菩薩如是遠離一切五種怖畏,遠離一切聞說甚深正法驚怖,遠離一切高慢憍傲,遠離一切他不饒益種種邪行所起瞋恚,遠離一切世財貪喜。無染污故,無所憎背。有熾然故,無俗意樂,能圓滿證一切善法。
菩薩要知方起煩惱,非為不知 俱生煩惱障種,亦即修道所斷的煩惱障種,由於不障十地,和菩薩須留惑濟生,所以不除,但伏現行不起,直待將成佛時,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習氣則於十地間地地除之。總起來說,俱生煩惱的現行,地前漸伏,以道力微劣,失念的時候,煩惱現行尚得起故。初地以上,能頓伏盡,如同阿羅漢一樣,令永不現行。但菩薩為了化度眾生,在前七地中,由故意力,使煩惱種子暫生現行,雖暫現起,而不為過失。如《解深密經》說:「是諸菩薩於初地中,定於一切諸法法界已善通達;由因此緣,菩薩要知方起煩惱,非為不知,是故說名無染污相。於自身中,不能生苦,故無過失。菩薩生起如是煩惱,於有情界能斷苦因,是故彼有無量功德。」但應該知道,故起煩惱的,是不怖煩惱的悲增菩薩。有怖煩惱的智增菩薩,則不起煩惱。到八地以上,道力勝故,純是無漏觀心相續生起,則無論是智增菩薩與悲增菩薩,煩惱都畢竟永不現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