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僅發願度化眾生、利益眾生,暫時和究竟會獲得什麼樣的功德?《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無著菩薩著 索達吉堪布譯講
思考題什麼叫願菩提心?什麼叫行菩提心?二者有什麼區別? 如果僅發願度化眾生、利益眾生,暫時和究竟會獲得什麼樣的功德? 行菩提心有哪兩種解釋方法? 有了堅定的行菩提心後,縱然睡眠、放逸,功德也會不斷增上,你認為這種說法合理嗎?請以教證、理證成立菩提心的功德無量無邊。 你的相續中生起菩提心了嗎?發心前和發心後相比,你的心念和行為有什麼改變? 一個人心裡發願讓所有的眾生獲得佛果,另一個人以慈悲心獻血救濟病人,二人誰的功德大?為什麼? 現在正學習的是第一品中菩提心的特殊功德,此中分為發心的分類、本體之差別、功德之差別三個方面。今天開始講本體之差別。 昨天學習了什麼叫願菩提心,什麼叫行菩提心,這個問題非常關鍵,大家必須要搞清楚。什麼叫願菩提心呢?第一個條件就是要以大悲心來緣眾生,第二個條件是以智慧來緣眾生獲得佛果。在具足這兩種條件的前提下,我們發願:“從現在開始,我要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就是所謂的願菩提心;什麼叫行菩提心呢?就是在發願的基礎上去做這件事,在實際行動中不離六度萬行,這叫做行菩提心。這二者之間的具體差別,正如頌中所講:
庚二、本體之差別:如人盡了知,欲行正行別, 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別。 二者的差別就像欲行與正行。比如我要從這裡到印度金剛座,在沒有去之前,心裡有一種“我想要去”的發願,這種欲心相當於願菩提心,因為願菩提心就是在心裡發下“我要度化眾生”的堅定誓言,但實際行動中還沒有具體去行持。然後,我準備好路費、衣服等行李,真正起程前往印度,這種正行相當於行菩提心,也就是說,我不但發願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而且在實際行動中去行持,此時的心態就叫做行菩提心。對此,有些論師還認為,正在度化眾生的行為叫行菩提心,比如我要作法佈施,首先在心裡面發願,然後正在佈施的行為,叫行菩提心。 其實,菩提心必須是在心上安立的,如果僅僅是行為,算不算行菩提心呢?不算,因為它離開了願菩提心的攝持。比如前往印度的路途中,不能捨棄剛開始所發的願,如果捨棄了,很有可能會半途而廢。薩迦派全知果仁巴大師也說過: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千萬不能離開願菩提心,一旦離開了,行菩提心就有可能無法成功。因此,行菩提心一定要在願菩提心的基礎上進行。 以上比喻說明了欲行和正行的差別,有智慧的人通過這種對比,就能完全通達菩提心的目的、本體和分類,了知什麼叫願菩提心、什麼叫行菩提心,並且還能領悟它們之間的次第差別:首先必須要有願菩提心,在此基礎上,才能建立行菩提心,二者一定要安立在同一心態上面。 關於“菩提心到底是心王,還是心所”的問題,印藏的高僧大德有不同觀點。印度的解脫部論師、獅子賢論師認為:菩提心是心王;印度的世親論師在《菩薩地論》裡說:菩提心屬於欲求,實際上是一種心所;印度的無著菩薩在《入菩薩行論注疏》中講:菩提心是思維,可包括在心所當中;藏地的無垢光尊者則認為:菩提心是心王,有了心王,心所自然會有的,就像有了太陽,光芒自然會出現一樣。 不管它是心王還是心所,在座的各位必須要明確一點,就是:今天一定要發菩提心。過段時間我們要真正受菩薩戒,在此之前,大家應該有個心理準備,瞭解什麼叫願菩提心、什麼叫行菩提心。當然,表面上看來這二者好像很容易懂,一個是“想要度化眾生”,一個是“真正度化眾生過程中的心態”,但實際上,它們的作用、功德、儀軌、戒體等方面的分類還是比較複雜的。 這次《入菩薩行論》的學員,應該都可以稱作大乘佛子,既然是大乘佛子,相續中一定要有菩薩戒,既然要有菩薩戒,首先就要清楚菩薩戒的學處。在《寶積經》中,佛於利根者面前,宣說了十八條或二十條學處;於中根者面前,正如《學集論》所講,宣講了四條學處;於鈍根者面前,如《教王經》裡所說,只規定了一條學處——不捨願菩提心。所以,我們在座的人,最起碼也有一個基本誓言,那就是:不管遇到什麼違緣,都不能捨棄菩提心。如果捨棄的話,下面也會講到,過失是相當大的,雖然這幾天一直都在講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議,但反過來說,發了菩提心以後,假如不想度化眾生而捨棄願行菩提心,這個過失也非常大,關於此問題,《般若攝頌》中講得比較廣。因此,我們一定要認認真真守護這個學處。 當然,有關菩提心的分類、本體,這些內容對於從沒有受過佛法正統教育的在家人而言,恐怕是有點難懂,聽起來也不一定有興趣。現在很多人特別喜歡一些淺顯易懂的話題,比如講一點故事啊,聊聊家庭工作、結婚離婚啊,大家都很喜歡聽。但我想,我們這次學的是《入菩薩行論》而不是世間法,在家人,尤其是大城市裡的人對世間的名詞概念、各種行為都已經十分精通了,沒有必要由出家人來宣講這些。你們需要學的是什麼?就是大乘佛法的教義、修法、觀想和功德,這方面很多人都比較欠缺,所以,你們剛開始學的時候,看到佛教的名詞、道理比較難懂,希望不要放棄,一定要認認真真地學下去。論中說: 〖就像想要去往某地一樣,為了他利而想獲得菩提的意樂即是願菩提心。〗 什麼叫願菩提心?如同“我想要前往印度”的心態一樣,“我要度化眾生、利益眾生”的發願,就是願菩提心。我再三地講了這個內容,希望大家一定要記在心間。 〖如同正式啟程前往該地一般,踏上能獲得佛果的正道並且渴望修持此道就是行菩提心。〗 就像正式啟程前往印度一樣,以六度 四攝等大乘善巧方便度化眾生過程中的心態,就是行菩提心。 〖希望成辦自他二利的智者,通過了知這兩種比喻的差別,同時就會明白願行兩種菩提心意義的不同順序。〗 真正具有智慧的人才會通達這個道理,沒有智慧的話,光是口頭上說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實際上並不一定能真的明白。 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宗喀巴大師、甲曹傑等很多論師認為,二者是一個本體,反體不同。就像我們有時候說“菩薩戒”,有時說“菩提心”,有時說“攝持善法戒、禁止惡行戒、饒益有情戒”,這三者實際上就是一個本體、不同反體。或者像一個如意寶,它既能遣除黑暗,又能治癒疾病,還能賜給人們一切所欲,它的本體是一個,但反體上的作用有所不同。同樣,我們在守持菩提心的過程中,行持一切善法,叫做攝持善法戒;幫助無量無邊的眾生,叫做饒益有情戒;禁止自己身口意的種種惡行,叫做禁止惡行戒。這三種只是不同的反體而已,對菩提心應該這樣理解。 願行菩提心屬於凡夫階段、還是聖者階段,這一問題在印度和藏地也有不同的說法。印度的智足論師認為:資糧道和加行道時是願菩提心,一地菩薩以後才是行菩提心;無畏論師、智成論師認為:願菩提心在資糧道時存在,行菩提心從加行道到佛地之間存在;布布達論師在《入菩薩行論講義》中說:願菩提心是不依儀軌而獲得的戒律,行菩提心是依靠儀軌而獲得的戒律,寶源論師、海雲論師也持此觀點;印度著名的慧源論師在《入菩薩行論大疏》 中講:未以菩薩行為攝持的稱為願菩提心,以菩薩行為攝持的叫做行菩提心,藏地薩迦派的榮敦大師也這樣承許;阿底峽尊者認為:緣果的發心叫願菩提心,如“我想要獲得佛果”;緣因的發心叫行菩提心,無垢光尊者的觀點與此基本相同。這些印藏大德的不同觀點,希望每個人好好思維一下,看看願行菩提心是不是像他們所說的那樣。 按照無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宗喀巴大師等藏傳佛教大德們的觀點,勝義菩提心是一地菩薩以上才能獲得,世俗菩提心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行菩提心在我們凡夫的行為中也可以存在,比如我今天早上發誓言,白天儘量地幫助眾生,這就是行菩提心。所以,在凡夫位的時候,既可以具足願菩提心,也可以具足行菩提心。
庚三、功德之差別:前面宣說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共同功德,下面講二者的特殊功德,首先是願菩提心的功德: 願心於生死,雖生廣大果, 猶不如行心,相續增福德。 講義中說: 〖願菩提心在我們身處生死輪迴期間可以產生廣大的果報。〗 願菩提心是希求圓滿無上菩提的一種發心,它是獲得佛果的唯一因,所以功德是無量無邊的。先不說依靠願菩提心能夠獲得佛果,就暫時而言,我們在生死輪迴中,依靠它也能產生極大的果報。什麼樣的果報呢?轉生天界時,可成為梵天、帝釋天等具威望名聲的天王;轉生人間時,可成為轉輪王、大施主、大長者,或是擁有萬貫家財、地位顯赫的企業家、名人等等。有了願菩提心的人跟一般人完全不同,雖然他還在輪迴中沒有解脫,但財力、勢力、相貌等各方面,具有非同小可的福德,這就是願菩提心的果報。也是願菩提心的功德。 那麼,願菩提心的功德與行菩提心的有什麼不同呢?下面也會講到,生起行菩提心後,它的功德是剎那剎那不斷增長的,而願菩提心雖具無邊功德,但無法跟行菩提心相比,不能令功德增長得如此多。 有些人可能問:既然願菩提心的功德不如行菩提心,那它是不是像芭蕉樹一樣,果報成熟一次就耗盡了呢?不會這樣。願菩提心就像如意樹,它的功德會不斷增長,乃至佛果之間用之不盡、一直保留著,如同銀行裡的定期存款,在沒有到期之前,這筆錢一直都放在那裡,不會消失。但與行菩提心比起來,願菩提心的增長率不是那麼高,行菩提心可以在睡眠、昏厥、散亂或其他時候,功德仍然不斷增上,這一點願菩提心並不具備。關於此問題,有些講義中分析得不是很明顯,希望大家認真思維。 有關願菩提心的功德,佛在《教王經》中也講得非常清楚。經中釋迦牟尼佛對國王是這樣教誡的:國王平時日理萬機,工作非常繁忙,不可能像菩薩那樣白天晚上不斷地行持六度萬行,但如果能發起“願一切眾生獲得圓滿正等覺”的願望,功德肯定會越來越增上。可見,願菩提心絕對有如意樹、妙寶瓶般的功德,這一點毋庸置疑。有關此理, 〖《華嚴經》中云:“善男子,譬如金剛寶縱然壞損,亦勝過所有上等金飾,且不失金剛寶之名。〗 在所有的珍寶當中,金剛寶是最昂貴的(有些論師認為這是金剛鑽石),即使被他緣損壞了,其殘片的價值也勝過上等金子所做的耳環等飾品,不會失毀金剛寶的名稱。藏地的有些珊瑚也是很值錢的,用它做成念珠,就算後來被毀壞了,還可以拿來鑲嵌其他的裝飾品。 〖善男子,同理,發菩提心之金剛寶縱然離開勤奮 ,亦勝過一切聲聞緣覺功德之金飾,〗 願菩提心就相當於金剛寶,儘管還沒有行菩提心的攝持,但也勝過了一切聲聞緣覺的功德。聲聞緣覺雖然完全證悟了人無我,部分證悟了法無我,有很大的功德,但在度化眾生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而願菩提心的利他心,完全勝過了他們的功德。此處以“金飾”來比喻聲緣的功德,大家以後不要解釋為“菩提心勝過了聲緣身上佩帶的金子裝飾品”,這裡完全是一種比喻,金飾和金剛寶分別對應聲緣和願菩提心的功德。 〖亦不失菩薩之名,復能遣除輪迴之一切貧困。”〗 因此,願菩提心能遣除輪迴中的各種貧困,不僅是物質上的,就算精神上的貧困——無明,也能被遣蕩無餘。此處單獨講了願菩提心的功德。 下面講行菩提心的功德: 何時為度盡,無邊眾有情, 立志不退轉,受持此行心, 即自彼時起,縱眠或放逸, 福德相續生,量多等虛空。 什麼時候在相續中發願“我要度化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此願縱遇生命危險也不退轉,並且真正去行持,這就是行菩提心。 關於行菩提心,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攝持願菩提心的行為;另一種是指發了菩提心後,立志受持、永不退轉的決心。願菩提心只是發願“我要度化一切眾生”,到了行菩提心的時候,通過再三的思維,立志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哪怕自己粉身碎骨,菩提心的誓言也不會變,如同世間人所說“君子一言,快馬一鞭”,不是今天發了誓,明天就出爾反爾,而是自己心裡面真正發了誓,永遠也不會改變。 什麼時候生起了這樣的決心,從那時起,縱然晚上睡覺、平時行為放逸、唱歌跳舞、昏厥,以及在行住坐臥等各種威儀中,相續中的功德、福德永遠也不會耗盡,而且還會剎那剎那逐漸增多,無邊無際猶如虛空一樣廣大。 所以,大家的相續中應該有行菩提心,這種發心相當重要。如果沒有的話,今天做一件善事,只有一件善事的功德,用完以後就再也不會有了,但若以行菩提心來攝持,這件善事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以前上師如意寶講過:如果相續中生起了“寧死也不退轉”的行菩提心,即使只念一遍觀音心咒“嗡嘛呢叭咪吽”,這個功德在你成佛之前也會越來越增多。但如果沒有菩提心的攝持,不管你念了多少咒語、做了多少善事、行持了什麼樣的佈施,這個功德的量是有限的,到了一定時候就會用完。 因此,在平時的行為中,我們應該觀察自己的發心到底是怎麼樣的?相續中有沒有產生過這樣的行菩提心?注釋中說: 〖然而,它並不是像行菩提心那樣接連不斷產生福德。從什麼時候起,為了能使無邊無際所有眾生界從業惑的束縛與輪迴的牢獄中解脫出來,在生死輪迴沒有空無之前,懷著義無反顧的利他心真實受持行菩提心,〗 如果真正發了行菩提心,就像坐上了火車臥鋪一樣,根本不需要步行,即使是在睡眠中,也會自然而然從成都到達北京。相反,如果沒有乘上菩提心的這班列車,那麼你走多少步,就算多少步,走到北京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因此,大家必須要明白菩提心的重要性,在修行的過程中,儘量以此來攝持自己的善行。 在藏傳佛教中,有些人特別能苦行,他們的精神往往讓人十分佩服讚歎。他們從康巴一直磕大頭到拉薩,中間路經幾千公里,如此三步一拜,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到達。從行為上看,這種苦行非常了不起,但如果他的相續中沒有菩提心,此舉的功德也不一定很大。相反,一個人如果具有菩提心,只在這裡磕一天大頭,這兩個功德從長遠的角度看,哪一個更大呢?當然是有菩提心的功德更大。所以,修行需要智慧,沒有智慧的話,想要成就是很困難的。現在漢傳佛教中有些修行人也非常精進,早上四點多就起來念佛,一直念到晚上八、九點鐘,他們雖然這樣不停地念,但如果相續中沒有菩提心,這個功德大不大?大家應該非常清楚。因此,我們行住坐臥,無論做任何一件善事,都應當以菩提心來攝持,只要沒有產生“我今後再也不度眾生了”這種惡念,你的功德就會一直增上。所以,什麼功德才最大?大家一定要看清楚。 〖從此以後,如果沒有失毀這一行菩提心,那麼即便處在睡眠或陶醉等放逸的狀態中,齊天洪福也會連續不斷屢屢產生。〗 如果沒有退失菩提心,廣大無邊的功德就會在相續中不斷產生,即使表面上好像造了一些惡業,但實際上,也會變成積累資糧的因。如《大密善巧方便經》中記載:大悲商主以悲心殺了短矛黑人,由於他的發心特別清淨,以此圓滿了四萬劫資糧。星宿婆羅門以善心對商主之女作不淨行,從而圓滿了二萬劫資糧。這兩個公案中,一個是殺人,一個是作不淨行,表面上看來都是有過失的,但如果真正具有菩提心,這種不如法的行為,也反而變成了功德。當然,這種境界非一般凡夫可為,如果以利他的心為藉口,隨意行持各種非法行,這也是不如法的。 這裡並不是說我們發了菩提心以後,整天不起床一直睡懶覺,功德也能不斷地增長,只靠菩提心的利息,自己也很快能成就。以前有個老闆對我說大話:“我現在把錢全部存在銀行裡,光靠吃利息,這一輩子也足夠了。”同樣,有些道友可能會想:“我現在已經發了菩提心,而且它也沒有失壞,從此以後我不用行持什麼善法,不用背書、也不用看書,天天睡覺就可以了。”這樣想是不合理的。 假如你真的有了菩提心,這麼做倒也可以,但除了一些真正的大成就者外,凡夫人很難具備這種功德。以前上師如意寶出去的時候,中午有時候會睡一會兒,這時我們在旁邊確實能產生一種信心:“上師跟我們是完全不同的,雖然現在正睡著,但他老人家相續中菩提心的功德一直都是在增長的。”像上師如意寶那樣的大成就者,我們根本不會有任何懷疑“上師是不是菩薩?上師有沒有菩提心?”真正的菩薩不一定整天都在坐禪、念佛、看書,縱然顯現上他遊山玩水,好像不行持善法,但實際上,他的功德一直都在不斷地增長。 我們的修行如何,自己應該是最清楚的,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相續中的菩提心到底是什麼樣的?發了度眾生的願沒有?發了願以後,遇到一些違緣時,自己會不會退轉?這些都應該好好觀察。如果有一顆根本不會退轉的心,從此以後,你的功德確實會越來越增上。反之,沒有這顆菩提心,表面上不管做了什麼樣的事,它的功德也不是特別大。 因此,我再三祈禱大家,希望你們在修行的時候一定要以菩提心來攝持,同時,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能不能把這麼好的佛法介紹給其他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現在的佛教徒雖然有很多,但相續中有菩提心的並不多,大多數人只是求人天福報,能不能幫他們把這種發心扭轉過來?還有,對那些沒有信佛的人,能不能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們皈依,這些眾生非常可憐,不要說勝義諦的空性,就連世俗諦最基本的前世後世、業因果、菩提心的功德都不懂,每天為了錢、為了生活、為了工作而四處奔波,荒廢了自己寶貴的人身。在學習《入菩薩行論》一年左右的時間裡,你們每人能不能影響一個人來學佛?當然,並不是“菩提學會”需要這麼多人,如果沒有菩提心,哪怕有幾億人也沒有用;有了菩提心的話,十幾個人也足夠了。弘法利生需要靠每個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把佛法的精神給一個人宣講,讓他通達佛法教義,這也是真正的度化眾生。 既然已經發了菩提心,就不要總想“我以後再度化眾生”,雖然我們還沒有能力度化所有的眾生,但身邊有很多親朋好友,在這些人面前宣講佛法的功德、大乘菩提心的功德,他們很有可能會發菩提心的。即使暫時沒有發心,那你也可以再試一次,一次失敗不要緊,兩次失敗也不要緊,凡夫人無始以來迷亂執著非常嚴重,他們現在不承認、拼命反對,這是非常正常的,對我們來講,也沒什麼可失望的。 因此,希望大家儘量對身邊的人起一點作用,讓他們逐漸學習佛法,生起一種利他的心。這種心對家庭非常重要,對社會非常重要,對國家也非常重要,如果具有利他心的人越來越多,整個世間的饑荒、戰爭、災難就會逐漸消失。因為每個人的心裡都有愛心、慈悲心、無私奉獻一切的心,這種心的力量不可思議。現在人們的心態是什麼樣的,大家應該很清楚,如果他們都能發起菩提心的話,我覺得這對社會是一個大貢獻,對弘揚佛法也是一個大貢獻。
戊二(具功德之合理性)分二:① 教證之合理性;② 理證之合理性。己一、教證之合理性:以上講了菩提心的功德,那麼,具有如是的功德合不合理呢?下面通過教證、理證來宣說,首先是教證: 為信小乘者,妙臂問經中, 如來自宣說,其益極應理。 有些人懷疑:雖說菩提心有如此殊勝的功德,但這種說法合不合理?真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嗎? 產生這種懷疑的人有兩類:一是不信佛教、對佛教不瞭解的人;另一類是小乘行人,他們對佛陀經歷漫長苦行,佈施妻子兒女、頭目腦髓等難行能行的精神無法接受、無法堪忍,所以不禁懷疑菩提心會不會有如此大的功德。 為了解除後者的疑惑,大慈大悲的佛陀在《妙臂請問經》中專門宣講了菩提心的無量功德:“眾生無邊無際,緣無邊無際的眾生而發這樣的願,功德也無邊無際,所以,菩提心具有無量的功德極為合理。”堪布根華在《入菩薩行論講義》中也以四種不可思議宣說了菩提心功德的合理性,他說:“所緣的眾生是無邊無際的,能遣除的痛苦是無邊無際的,所獲佛果的功德是無邊無際的,歷經的時日是無邊無際的,通過這四種無邊無際,完全能成立菩提心的功德也是無邊無際的。” 〖行菩提心能產生眾多福德這一點具有合理性,確鑿可靠的依據是《妙臂請問經》。〗 我們這次按照無著菩薩的講義來宣講《入菩薩行論》確實非常好,因為他引用的都是大乘經典的教證,不管哪個教派都能接受、都會承認。否則,很多人可能會想:寂天論師的《入菩薩行論》雖然說有很大的利益,但能不能在佛經中找出依據啊,這是不是他自己隨便臆造出來的?從無著菩薩的講義可以看出,在一些比較大的問題上,他基本都引用大乘經典來進行說明,直接消除了上述的這種疑問。 下面引用的《妙臂請問經》,與有些講義中的不太相同,也可能是版本不同的緣故。 〖為使信解小乘之所有 眾生趨入大乘,〗 為令一部分小乘根基的眾生趨入大乘。講到這裡,我想提醒一下:有些人不要認為“我是大乘佛子,很了不起”,就特別輕視小乘行人。為什麼呢?因為小乘已經通達了人無我空性,阿羅漢的境界是很高的,他們的智慧肯定超過我們,他們對眾生肯定也有一定的悲心。很多人一聽到“小乘”這個字眼,經常心中不以為然,但實際上,我們凡夫人跟阿羅漢相比,無論是悲心還是智慧,都是根本比不上的,甚至有些人的相續中連出離心都沒有。今天我碰到一個喇嘛,他說:“我們學院真好,春暖花開,多麼舒服啊!”我說:“你不要這樣說,不然的話,出離心一點也生不起來。”他問為什麼,我就說:“如果你覺得輪迴多麼快樂、多麼舒服,怎麼會想出離輪迴呢?”雖然只是開玩笑,但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我們認為小乘的眾生很可憐,實際上我們有時候也很可憐,雖然自稱是大乘佛子,但經常對佛教的真實教義生不起信心,我執、法執特別強烈。所以,此處佛陀一方面是針對小乘行人,另一方面也是引導我們這些對佛教不太明白的人趨入大乘。 〖佛陀在此經中云:“設若我為利樂無邊眾生而披上盔甲,則利樂一切有情之所緣無邊,善根亦無邊故,即使放逸或睡眠,然於晝夜心之每剎那,善根亦增長、強盛、圓滿。”〗 這個教證將菩提心的功德講得特別細緻,意思是說:菩提心所緣的眾生是無邊的,為了利樂他們而披上發心之盔甲,所得的功德是無邊的,回向的善根是無邊的,眾生得到的快樂也是無邊的,將這幾個“無邊”結合起來,則成立菩提心的功德是無邊的。這樣的話,即便於睡眠、放逸的狀態中,只要你的行菩提心產生後沒有退轉,功德就會一直增長。 因此,平時我們應該多觀察自相續,看看自己有沒有菩提心。當然,用不著每天想“我做了這件事,有沒有菩提心;做了那件事,有沒有菩提心”,關鍵是你發了菩提心後有沒有出現違品,這在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早上共修的時候,大家應該想:我是發了菩提心的人,從現在乃至佛果之間,我都要利益眾生,為了這一目標,我應該一步一步地前進,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首先我今天應該不害眾生!早上若能這樣想一下,那你一天中不管接觸什麼人、遇到什麼樣的違緣,都會想起:我早上已經發過願了,今天要儘量地修忍辱,一定要以善法來攝持相續。每天都以這種方式來約束自己、對治煩惱,相續中的菩提心肯定會越來越增上的。 我們作為凡夫人,不管是走路也好、吃飯也好,做什麼事情都要經常提醒自己:我跟其他人不同,諸佛菩薩和上師面前,我已經發過菩提心了。就像有些出家人一樣,他會經常想:我是出家人,不能像在家人一樣無惡不作,造殺生等各種惡業。同樣,發了大乘菩提心以後,不管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都應該對自己有一種控制,要有這樣的自我提醒,這是千萬不能忘記的。 如果你是個在家人,相續中具有真實的菩提心,寺院中有一個出家人,他沒有發過菩提心,你們二人同時行持善法,究竟誰的功德大呢?我認為是在家人的功德大。雖然出家人在寺院中斷除五欲整天念佛,但由於他沒有菩提心的攝持,所作所為只是為了自己解脫或混日子,這樣的念佛,功德是不會增長的。而在家人儘管平時沒有時間念佛,沒有條件作功德,但他有一顆善良的菩提心,依此菩提心,哪怕早上起來只念一句“嗡瑪呢叭咪吽”或“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功德乃至佛果之間一直都是增上的。 當然,我並不是說出家的功德不大,出家的功德非常大,這一點每個人都明白。但修行的好壞不是以形象來分的,而是以心態來分的。所以,我們時時刻刻都應該督促、要求自己發菩提心,跟別人接觸或處理事情的時候,儘量以菩提心來約束自己,我們不是犛牛,而是人,久而久之,行為肯定會有所改變的,有了這種改變,這就是菩薩的行為!
|